研发项目为AI提供了丰富的下游机会,在沪AI药企通过与传统药企建立深度合作,双方各施所长,都能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上海也是国内AI高地,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AI企业、人才和AI基础设施,从而可以由上游入手,为AI赋能制药提供充足的算力、算法支持。此外,上海还是国内乃至国际金融中心,资本优势也让创新企业能更大胆探索新技术的可能性。
世界经济论坛6月26日发布《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评选出目前最有潜力、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十大技术。 据了解,这些新兴技术主要包括:柔性电池、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持续航空燃料、可穿戴植物传感器、人工智能辅助医疗等。 这十大新兴技术在评选过程中,专家团队评估了技术在人类、地球、繁荣、产业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影响。
7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其他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
星地海量数据传输有了新选择--激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近日利用自主研制成功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吉林一号MF02A04星开展了星地激光通信试验,通信速率达到10Gbps(每秒10G比特),所获取的卫星载荷数据质量良好,可满足高标准业务化应用需求。
2023年07月13日《光明日报》 本报合肥7月12日电(记者常河、齐芳)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并首次实现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的演示。
本报合肥7月5日电(记者常河 通讯员王敏)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教授马骋开发了一种新型固态电解质,其综合性能与目前最先进的硫化物、氯化物固态电解质相近,但成本不到后者的4%,适合进行产业化应用。日前,该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传输数据的硅芯片尺寸仅为4毫米×1毫米,而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芯片尺寸仅为3毫米×1毫米,两者都比人类的指甲还小。 该成果展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既可大幅降低系统能耗,又能将计算能力提高几个数量级,从而使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以指数级速度持续增长
科技日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孙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6部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本报合肥6月1日电(记者常河)联网就能用上全球领先的量子计算机?这一梦想正走进现实。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本报北京6月15日电(记者张蕾)15日发布的2023自然指数年度榜单(2023 Nature Index Annual Tables)显示: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超越美国,位居榜首。该榜单揭示了2022年1月至12月对高质量自然科学研究贡献最大的机构和国家。 在以贡献份额衡量的榜单上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不过,也有越来越多人呼吁监管机构控制AI的发展
与同时代另一位杰出企业家比尔盖茨的恩怨往来故事,以飨读者。 因Mac而合作 在天文学中,当两颗星体轨道交织,由于引力相互作用,就会出现双星系统。在人类历史上也有类似情形,同领域两位超级巨星之间的关系与竞争谱写出他们所属的时代之音。 例如,20世纪物理学界的两位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