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习之窗
  • 科技天地
  • 晚晴园地
  • 科技老干部工作
  • 国际视野
  • 文化生活
  • 视听室
  1. 首页
  2. 文化生活
  • 畅游天下
  • 文化随笔

在革命老区激情奉献

198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简称南方科考队),我参加了该队最初的预察。 从我随南方科考队踏上江西省这片充满革命气息的红土地,进入泰和县考察算起,至今已经有40多年了。我们几代人在江西、在千烟洲生态实验站(简称千烟洲站)艰苦创业,改造那里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用我们的科学思想和智慧,为江西省和泰和县

2022-06-17

理清克山病病因的过往点滴

当地人经常说今天我抬别人,明天就可能被别人抬走,大家心里都很恐慌。 中央很重视这个地方病的情况,要求中国科学院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领导及时下达了任务,各有关研究所积极响应。从各自不同专业角度先后参加了对克山病环境病因的研究工作,研究队伍逐渐扩大,不仅有中国科学院内人员

2022-06-14

回忆方毅同志在1976年的二三事

1976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是粉碎四人帮结束1十年动乱的可喜可庆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方毅同志悲人民之所悲,憎人民之所憎,喜人民之所喜,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当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全国人民万分悲痛,同时对"四人帮"篡党夺权的行径无比愤概。

2022-06-13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记载与传承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它最早完整、科学的记载,出自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斗柄、太阳、月亮、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十二月令、十二音律等和地球的运行规律,而制定出来的永恒的历法。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二十四节气被编入太初历,颁行全国,并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传承绵延

2022-03-02

我与白云鄂博打了一辈子交道

正在勘探白云鄂博。在国家经济建设,我选择了后者。正是这一选择,从此使我与白云鄂博结缘,与白云鄂博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研究生论文题目既已确定,便开始收集材料,首先要进行野外实地地质考察。1950年夏,我跟随刚刚留学归来的诗友东老师去白云鄂博进行野外考察。后来我又赶上1958年和1959年中苏科学院记者合作,对研究白云和伯言为何是绿的两年?我是中方队员之一,在谢苗诺夫领导的矿物组工作。

2022-03-02

冬天开心小漫画

的冬天开心一笑。【编者】

2022-02-09

活跃在爆破力学和文物建筑保护两个行业

科学家钱学森、郑哲敏先生,一步一个脚印,活跃在爆破力学和文物建筑保护两个行业并做出成绩,实现了向往的科学人生。 大学毕业时,我的理想是要为党、为人民工作50年。现在我已退休21年,80岁了,想争取继续为党做点工作。 探寻爆破机理,车进爆破技术不断发展 开采矿山、修建铁路、开挖隧道、建筑拆除爆破作为一项科学技术应用范围很广。

2022-02-09

过年习俗漫画

新华社记者冯印澄之作,生动、有趣。

2021-12-29

百年前的中国春节

在此摘录的资料,取自刘善龄主编的"百年春节"(学林出版社,2000年),反映了当年春节期间的气候、年味、民俗和热点。

2021-12-29

地球物理研究所为我国首次核试验作出的贡献

2018年6月,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我应邀作为颁奖嘉宾,为最年轻的获奖人物--29岁的陈行行颁奖,并接受了主持人的访谈,回顾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简称地球物理所)为我国核试验工作作出的重要贡献,在中国科学院"两弹一星"辉煌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往事。

2021-12-29

我们在珠穆朗玛峰测绘

器材在雪地上移动。西山口无积雪,冰川厚度在300米左右,在晴朗的天气下,我们美美地拍摄四周的地形、地貌。 中绒布冰川是一条南北向山谷冰川,冰塔林发育十分完整,有冰芽、冰杯,连座冰塔、孤立冰塔,高矮有1厘米到23米不等。沿着东侧碛可达珠穆朗玛峰足下的粒雪盆(海拔6000米}和洛拉(南山口

2021-12-01

怀念方毅同志对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方毅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我深切的缅怀他为党为人民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粉碎4人帮后不久,方毅同志被委派担任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工作。当时中国的科学事业和其他方面一样,百废待新,科学家们心急如焚。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亲自召开著名的科教座谈会,方毅同志为小平同志的左右手,自始至终参加,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振奋人心的座谈会。大家得到一个绝好的机会,畅所欲言,十年阴霾一扫而空。

2021-11-02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共85条  第 /8页 跳转
友情链接:
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中华养老网健康报上海关心下一代网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夕阳红上海科技上海科技党建网上海老科协中科院中国电子中船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525号技贸大厦3楼
邮编:200235
电话:400-0086-695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50号
沪ICP备
14017396号-2
银发网手机
快捷方式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