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广武君策不用。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径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蔽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侯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擒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无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赏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麾下者。信乃解其缚,东向坐,西向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注:泜(chi)水,在井陉口附近,源出河北省元氏县,东流入槐河,又称北泜水。)
[释文]
广武军李左车的计策不被赵军采用。韩信派人侦察,知道他的计策未被采纳,非常高兴,才敢引兵去井陉口。离井陉口三十里,停下来过夜,夜半传令,选轻骑兵二千人,每人带一面红旗(汉军旗帜为红色),走小道在山背后埋伏下来,注视着赵军。告诫说:“赵军见我大军后退,必然全部出动来追,你们二千骑兵立即进入赵军营壘,拔去赵旗,换上汉旗。”下令副将分发少量食物,说:“今天破赵以后会餐。”诸将不信,但不好反对,只是表面答应:“是”。又对军吏说:“赵军据有利地形防御工事,他们不见到我军主力,不肯出击我先头部队,恐我军缩回去。于是,韩信派一万人先行出发,背水列阵。赵军望见大笑。早晨,韩信用大将仪仗,击鼓前进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出击,双方打了一些时候,韩信、张耳假装败退,丢弃仪仗,向背水列阵的方向后退。背水列阵的部队开门迎接了他们,再次与赵军接战。赵军果然全部出营垒争着抢汉军鼓旗,追赶汉军。韩信,张耳进入背水阵营中,汉军已无退路,都拼死抵抗,不可败。这时韩信预先埋伏的奇兵二千骑,等赵军出空营垒,就驰入赵营垒,全拔去赵旗,换上汉军红旗二千面。赵军这时不能取胜,不能抓住韩信等人,想退回营垒,营垒上插满汉军旗帜,大惊,以为汉军已捉住赵王。赵兵乱了起来,纷纷夺路而逃,赵将虽督战,也禁不住。汉军前后夹攻,大破赵军,杀陈余泜水上,擒赵王歇。
韩信下令军中不得杀李左车,生俘者赏千金。有人俘获李左车到帐下,韩信为之松绑,让李左车面向东坐,自己向西,象对待老师一样。
诸将呈献战果,祝贺毕,问韩信道:“兵法上说,右背靠山陵,左前对水泽。今天您令我等反而背靠水作阵。还说破赵会餐,我等不信,然而竟由于背水阵得胜,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这个道理在于兵法,只是诸位没有察觉到,兵法上不是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我没有得到平素受过训练的将士,好比驱市民去打仗,非得置他们于无可后退的地方,他们才肯人人各自为战;如果有路可逃,难道能为我所用么?”诸将信服,说:“您说的好,不是我们所料及的啊。”
[点评]
韩信用兵,得兵法之要,创兵法之奇。背水之战取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果,主要是韩信不死守教条,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他把带领的新兵,置之水边列阵,目的是麻痹赵军,促使其轻敌,产生骄傲情绪,以为胜利在望,诱使其倾巢出动。而更重要的目的是激励汉军,后退无路,只有死战才有生路。在背水列阵的同时,作为重要措施,予先埋伏一支奇兵,趁赵军倾巢而出,内部空虚之际,乘虚而入,拔赵旗换汉旗,使倾巢而出的赵军退不回去,造成心理上的威慑,然后里外夹击,乘胜追击。俗话:“兵败如山倒。”韩信终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赢得战役决定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