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汉尚书义阳邓芝,言于诸葛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即尊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以中郎将修好于吴。冬,十月,芝至吴。时吴王犹未与魏绝,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吴主见之曰:“孤诚愿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亦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吴王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绝魏,专与汉连和。
(注:三江,指钱塘江、吴松江、浦阳江。)
[释文]
蜀汉国的尚书,义阳人邓芝对诸葛亮说:“如今主上刘禅继位,年幼力弱,应派大使去东吴重申友好。”诸葛亮说:“这件事我考虑很久了,只是未物色到适当人选,今天找到了。”邓芝问:“这人是谁?”诸葛亮说:“就是你啊!”于是派邓芝以中郎将名义出使东吴,修好关系。冬,十月,邓芝到吴。这时,吴王孙权还没有与魏国断绝往来,一时拿不定主意,故未及时接见邓芝。邓芝写书信请见孙权,说:“我来这里,不仅仅为蜀,也同时为吴。”孙权接见了邓芝,说:“我诚心与蜀修好,然而恐怕蜀主刘禅年幼国小力薄,为魏所侵犯而难以自保。”邓芝答道:“吴蜀二国,占有扬、荆、益、梁四州之地。吴王盖世英才,诸葛亮人才出众。蜀国有重叠之险,吴国有三江的阻拦,这两个长处合在一起,成为唇齿相依之势。进取,则可以兼并天下;退守,则可以与魏国鼎足而立,这是顺乎自然的道理。大王您若归顺魏,魏要您入朝称臣,还要索取您的太子去当内侍,如不听从,则魏以天子名义征讨叛逆,我蜀国乘机顺流而下捞点便宜。这样,江南之地不再归您所有了。”
吴王孙权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说的道理很对。”于是吴断然拒绝魏的要求,专与蜀汉联合。
[点评]
邓芝使吴,完成了吴、蜀修好前盟,联合对魏的使命。诸葛亮知人尚任,深得其人。
魏、吴、蜀三国,魏最强,吴次之,蜀又次之。魏称帝以后,对吴、蜀虎视眈眈,欲一统天下。吴、蜀不想灭亡,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抗魏。再从矛盾的性质来看,魏纂汉称帝,蜀以继汉自居,故蜀与魏是“汉、贼不两立”的关系,而吴与魏则少了一层这样的关系,使妥协成为可能。所以从抗魏立场分析,蜀最坚定,吴则动摇。此时,诸葛亮派邓芝去作思想说服工作,必须突出吴本身的利益,使其权衡利弊,下决心站到蜀的立场上来。邓芝的请见书上写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可谓打中要害,促使孙权心动。然后设身处地为孙权着想,分析降魏的弊端,接下去分析吴蜀联合抗魏的有利条件,以增强孙权的信心,终于使孙权下决心联蜀拒魏,从而使魏、蜀、吴三国鼎立形势又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