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篇 关羽张飞之死

银发网 2005-03-09
  [题解]
  关羽,字云长,河东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东汉末年,亡命涿郡(今河北涿县)。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与刘备同乡。有一天,刘备、关羽、张飞在涿郡相遇,情投意合,结义为兄弟,共同起事。其后蜀汉成立,刘备称王为帝(先称汉中王,后称帝,谥汉昭烈帝),关羽、张飞都封为大将,战功赫赫。关羽镇守荆州,北面接魏,东面连吴,是战略要冲。公元219年,关羽攻魏,杀魏将庞德,俘于禁,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又公然辱骂孙权。据《资治通鉴》记载:“权尝为其子求婚于羽,羽骂其使,不许婚,权由是怒。”其时,荆州地区(辖境约当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分)所属八个郡的归属情况,相当复杂,蜀汉与东吴政治上联合抗曹,骨子里勾心斗角,荆州下属郡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犬牙交错。由于关羽攻魏,打了一个大胜仗,胜利冲昏头脑,又不把东吴放在眼里,竟不打招呼,越境到东吴菅辖区收取粮米。孙权忍无可忍,遂发兵攻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孙权部将杀死。张飞听到关羽被杀消息,咬牙切齿,不共戴天,急切报仇。于是诸葛亮苦心编织的蜀汉与东吴联盟破裂,双方兵戎相见。张飞还没有来得及出发,就因酗酒鞭打部下,被部将所杀。刘备亲率大军攻吴,被打得大败,病死白帝城。

  本篇摘录《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陈寿是《三国志》的作者。

  [原文]
  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礼君子,而不恤军人。汉王常戒飞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guan)。汉王将伐孙权,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疆杀飞,以其首顺流奔孙权。汉主闻飞营都督有表,曰:“噫!飞死矣。”

  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释文]
  当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关羽对士兵宽厚,而在同僚面前骄傲自满;张飞礼贤下士,但不体恤部下士兵。汉主刘备常常告戒张飞:“你刑罚部下过重,天天鞭打士兵,还要他们侍奉左右,这是取祸之道啊!”张飞不知悔改。汉主将兴兵伐吴,张飞率一万人自阆中出发,去江州与刘备会合。临行,帐下部将张达、范疆杀张飞,带着张飞的头顺流而下,投奔孙权。汉主听到张飞营部都督有报告送呈,说:“哎呀不好,张飞死啦!”

  陈寿评论道:关羽、张飞都有万夫不挡之勇,为当世虎将。关羽义释曹操,张飞义释严颜,都有国士风度。然而关羽性格刚直而又自满骄傲,张飞暴躁对下不施恩惠,二人都以其短,招致失败与杀身之祸,这是常理所规定的啊!

  [点评]
  关羽、张飞都有万夫不挡之勇。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的“长坂坡上一声吼,”都传为美谈,可惜他们的死,都没有死得其所。关羽败走麦城,只带十余骑突围,被孙权手下不知名的部将潘璋、马忠抓获。张飞在酒后熟睡之时,被其部将张达、范疆杀死。这和关羽、张飞过去的神威相比,显得极不相衬。

  关羽之死,死在一个“骄”字上,骄者必败,他看不起屡建功勋的老将黄忠,声称“不与老兵同列”。他看不起吴主孙权,对孙权为子求婚,不仅不允,而且还加以侮辱,竟然说:“吾虎女焉能配汝犬子!”他看不起同僚糜芳、士林,声称要同他们算账。他更看不起东吴年轻将领陆逊,呼之为:“小儿”,甚至军师诸葛亮,也不在他的话下,开始不服,牢骚怪话,后来诸葛亮露了几手,他才不得不服。在关羽眼里,只有一个兄长刘备,顶多还有一个义弟张飞。因此,他的视野非常狭窄,肚量小得容不下人,最后众叛亲离,力竭身疲,不得不束手就擒。关羽一死,孙权与刘备的蜀吴联盟破裂,不仅张飞、刘备跟着去死,而且蜀亡之势已不可逆转,虽则诸葛亮力挽狂澜,也无力回天。由此看来,关羽一死的连锁反应,所造成的一系列损失,是极其严重的。

  张飞之死,死在一个“躁”字上。他性子急躁,稍不如意,就对部下出气。加上酗酒,酒后更加肆无忌惮,动輒鞭打部下,迁怒于人,好逞威风,不讲道理。终于自食其果,被部将所杀。

  关羽死于骄,张飞死于躁,都是致命伤。所以说,戒骄戒躁,乃至理名言。再深入一步探讨,还可以认为关羽张飞都是死于自己之手。如果关羽戒骄,张飞戒躁,纵有几百个潘璋、马忠、张达、范疆之流,都不是关、张的对手。正如明代吕坤之言:“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自?”如此说来,杀死关羽张飞的最凶恶的敌人,正是他们自己。头脑中的骄与躁,正是致他们于死地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