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篇 司马光评魏孝文帝

银发网 2005-04-11
  [题解]
  我国古代历史学界,有两颗巨星放射着灿烂光茫。他们都复姓司马。一个是西汉《史记》作者司马迁,一个是北宋《资治通鉴》主编司马光。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童年时,聪明过人,曾破缸救出溺水儿童。二十岁考中进士,任御史中丞等职。宋神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司马光领衔主编《历代君臣事迹》。宋神宗作序,并改名为《资治通鉴》。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王安石推行新法,司马光因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致力于《资治通鉴》的编撰工作,任主编。助编者:范祖禹、刘恕、刘攽等人,全书380万字,历时十九年完成。《资治通鉴》记述我国从战国到五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历史大事,编年体,取材真实广博,取证精密周详,文字简练,体例统一,堪与《史记》相比美。

  魏孝文帝(公元467-499),名拓跋宏,后改姓元,名元密,鲜卑族。十六国时期末,东晋亡,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北朝由魏统一。公元417年,魏孝文帝即位,大力推行鲜卑汉化的进程。他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官员待遇实行俸禄制,土地实行授田制。提倡佛教,动员大量人力财力,在今山西省大同云岗、洛阳伊阙的龙门山,开凿石窟,造大量佛像。云岗石窟现存在五十三个,造像五万一千多尊,最高的达十七米。与此同时,还继续修建敦煌石窟,成为我国珍贵的古代艺术遗产。

  现将司马光对魏孝文帝的一段评语,摘录于后。取材于《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八,齐纪四,武帝永明十一年,即公元493年。评语前的两则记事,一是魏孝文帝出巡,下车慰问道旁乞丐,给衣食终身;二是魏孝文帝在行巡途中,遇见三个军士将受死刑,他下令免死,以示仁厚。司马光虽然赞扬了他,但也批评了他:“其为仁也,不亦微乎!”

  [原文]
  人主之于其国,譬犹一身,视远如视迩,在境如在庭,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则封域之内,无不得其所矣。是以先王黈(tou)纩塞耳,前旒(liu)蔽明,欲其废耳目之近用,推聪明于皿远也。彼废疾者宜养,当命有司均之于境内,今独施于道路之所遇,则所遗者多矣。其为仁也,不亦微乎!况赦罪人以桡有司之法,尤非人君之体也。惜也!孝文。魏之贤君,而犹有是乎!

  [释文]
  一个君主对待自己所菅辖的国家,好像对自己的身体一样。远的、近的、边境和庭院,都同样重要。提拔贤才为百官,治理政事有益于民,在封建的领域内,各得其所。所以,帝王冠冕上有黄色绵绳挡在双耳旁边,前面有悬挂的玉串挡住视线。其用意是提醒耳目之用,不在于近,而在于更远的地方。残疾人都应有所养,而不仅仅是眼前看到的这几个残疾乞丐,否则遗漏的残疾人太多了。魏孝文帝施仁政,岂不很小么?赦免罪人干扰了有司执法,尤其不属于君主应该做的事。可惜啊!孝文帝,北魏的贤君,也只能做到这个样啊!

  [点评]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二十七年,做了一些好事,称得上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仁君。但是,再看一看司马光的评语,魏孝文帝所施仁政,与其身份不大相称。作为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要求应该更高一些,不能局限于近前接触到的一些具体事物。

  司马光指出,古代皇帝上朝时的服饰上,两耳挂着黄色棉绳,额前挂着一排玉串。其用意是提醒他们:“废耳目之近用,推聪明于四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耳聪目明,不表现在看到、听到的近处,而表现在没有看到,没有听到的远处;或者说,从近处听到、看到的事物,推想到远处尚未听到、尚未看到的事物。作为一国君主,一个地区的领导者,应该考虑和解决他所菅辖范围以内的一切事物,而不仅局限于他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也就是说,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去加以解决。同时,司马光还指出,最高领导人直接插手去解决下属职权范围内的一些具体问题,就侵犯了有关部门的职权,值得引起注意。从司马光对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评语,可以看出司马光对认识论和管理学,有朴素的科学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