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陆游(公元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一个由贫苦学而致仕的人家。他诞生及青少年时期,宋朝屡遭金国进犯,割地求和,赔款称臣称侄,丧权辱国。他随家从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向南方逃难,历尽艰辛,回到家乡山阴。沿途他目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群情激昂的抗战气氛,使他受到极大的教育。二十九岁,他到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市)应试,名列第一。因名次在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欢发表抗战言论,受到权臣秦桧忌恨,竟在复试时,将他除名。秦桧死,孝宗即位,陆游方被起用,在枢密院做文字起草工作。借此机会,他多次向南宋朝廷提出抗战的策略与措施。因抗战将领出师失利,投降派乘机反朴,宋孝宗又回到屈膝求和的老路,陆游罢官回乡闲居。然而他不甘寂寞,在赋闲四年中多次上书,得到一个远在川陕边境的小官职。其后,调蜀州、嘉州、荣州(都在今四川境内),任代理通判和知州等小官职。后来又调福建、江西等地,担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曾因开仑赈济灾民,以擅权罪,革职还乡。乡居六年,经朋友推荐,以62岁高龄,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迁临安军器少监。光宗即位,陆游任礼部郎中,因提出不少救国救民意见,遭弹劾免职回乡,领取半俸。宁宗即位,曾调去写孝宗、光宗两朝实录,事毕回乡。八十五岁的陆游,终于抱着不见收复国土的遗恨,与世长辞。临终写下一首《示儿》诗,表达他的愿望:“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一生,忧国忧民,空怀壮志,报国无门。他在宦海沉浮,几经进出,郁郁不得志。然而贯穿他的一生,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至死不变。《卜算子》咏梅一词,正是他既寂寞又不甘寂寞,不能有所作为又不愿同流合污的矛盾心情的流露,也充分反映出封建士大夫阶层爱国情操的局限性。
[原文]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释文]
驿道断桥旁边,一株野梅寂寞地开放花朵。已是黄昏时节,惆怅独立,偏又遇上风雨的吹打。这株野梅无意与百花争奇斗艳,一任它们忌妒。野梅逐渐凋谢零落地上,又被走过的车轮碾碎化为尘土,可是它的芳香,依然和原来一样清香扑鼻。
[点评]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规定字数、平仄、韻脚、句型,与内容无关)以拟人手法,把自己比作荒野古道边的一株梅花,不被世人赏识,孑然独立,形影相随,却傲然挺立,在黄昏的寒风中,绽开着花朵。可是风雨无情,多少次的吹打,花谢花落,洒在驿道上,被滚滚车轮碾过,化为尘土。至此,陆游已通过梅花的遭遇,把自己一生坎坷,描写得很透彻了。这一系列的打击,和不公平的待遇,梅花是不是就此认输了呢?否!梅花粉身碎骨,化为尘土,而芳香不变。这就是梅花的傲骨精神,它是风吹不散,雨打不落,车轮也碾不碎的。梅花的芳香,就是他执着的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思想,至死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