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篇 苏轼咏月

银发网 2005-05-10
  [题解]
  苏轼(公元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为相主持变法,他早年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任杭州通判等职,复因作诗得罪朝廷,入狱,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岡县)团练付使。宋哲宗时,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掌权后,他贬谪恵州(今广东恵阳),63岁时远徒陵州(今海南省)。赦还第二年,死于江苏常州家中。他是一个全能作家,诗、词、文章的造诣都很高。后世把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们均为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骈骊文,对后世影响很大。

  本篇苏轼咏月,词牌《水调歌头》,首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为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苏轼四十一岁。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词中的婵娟即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这首词在词坛上颇享盛誉。反映了他超尘思想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的强烈愿望。

  [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瓊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释文]
  明月何时有?把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回答,今夕是人间的那一年。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天宫碧玉造的楼台庭阁,高处不胜清寒。于是我起舞于月光之下,清影随人,何以和人间生活如此相似呢!月光转过华美的楼阁,低低进入雕花门窗,照着失眠的人。不要怨恨,为何总在人们分别时候月园呢?人有悲欢离合,正如同月有阴晴园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难以十全十美。但愿人益寿延年,千里之外同享一个月亮的美好时光。

  [点评]
  苏东坡这首词,极富人情味,虽没有直接描写月色,却使人感觉到它的皎洁,它的高贵、和它的清寒。尤其是他借月抒怀,把人的想像力,与人的复杂心理活动,冲突,哀怨,惆怅、矛盾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调子是欢乐的,高昂的,充满对未来的幸福憧憬。让人们的想像,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