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篇 王安石读孟尝君诗

银发网 2005-05-10
  [题解]
  孟尝君是
战国时期人,王安石是北宋时期人,两人相去一千三百多年。王安石读孟尝君传,是王安石对《史记》孟尝君传的评论。

  据《史记》孟尝君传记载,孟尝君是齐国的公子。他和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并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都以能得士(招纳人才)而闻名于时。较为著名的有:平原君门客毛遂的“毛遂自荐”,信陵君门客侯生的“窃符救赵”,和孟尝君门客的“鸡鸣狗盗”。

  鸡鸣狗盗的故事梗概:孟尝君受秦昭王之请,入秦为相,但不久受到猜疑,又被秦昭王囚禁,命在旦夕。 孟尝君本有一件狐白裘,可是已经送给秦昭王了。于是孟尝君手下有一门客夜间扮狗进入秦宫,盗出狐白裘献给宠妃。宠妃向秦昭王说情,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被释放后,怕秦昭王翻悔,急忙逃走。出函谷关时,秦昭王已派人来追。正值夜半。孟尝君门客中有一人学鸡叫,引得附近的鸡都叫起来。守关士兵以为天亮,提前开门,孟尝君一行才得以出关,逃脱虎口。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宋神宗时期拜相,主持变法。变法失败,退居江宁府(今南京)。潜心学术研究与诗歌创作,著作颇半。有《洪范传》、《三经新义》、《唐百家诗选》、《临川先生文集》等。本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释文]
  世人都说孟尝君能招致人才,人才所以都往他那儿跑,终于他依赖这班人才的力量,脱身于秦国虎口。唉!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头头罢了,怎能说他能招纳人才呢?否则,以齐国的实力,得到一个真正有本领的人辅佐,就可制服秦国,何必要借助鸡鸣狗盗之力呢!正因为有鸡鸣狗盗之徒在孟尝君门下,所以真正有本领的人不肯来到孟尝君门下啊!

  [点评]
  王安石的评论,一反通常认为“孟尝君能得士”的说法,一针见血地指出孟尝君打着招揽人才的牌子,不加选择地收罗了一些偷鸡摸狗的人当门客,自己也成为一群鸡鸣狗盗之徒的头头。正由于此,真正的人才不肯来,因为不屑与鸡鸣狗盗之徒为伍。

  王安石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令人耳目一新。他是变法派的领袖,政治上他主张施行新法,夺取特权阶层的部分利益,增加农业产量,以开辟财源;学术上他主张发挥主动的能力而不应消极地服从所谓“命令”,在哲学上是个唯物主义者。他的学术主张,被称为“新学”,曾引起学术领域里的很大震动。他罢相后退居江宁(今南京市)至今尚存半山园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