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篇 杜甫笔下石壕吏

银发网 2005-05-10
  [题解]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他比李白小十一岁,是李白的好友。后世称李白为“诗仙”,李白的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称杜甫为“诗圣”,杜甫的诗长于叙事,深沉凝重,《石壕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死于公元770年,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代。他出身名门世家,书香门弟,早年游历各地,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三十四岁到京都长安,正遇上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朝政,进仕不成,困顿十年,才谋得一个小官职。“安史之乱”中,他只身投奔肃宗时途中为叛军截获,押送长安。不久他从长安逃出,投奔肃宗,任左拾遣、华州司功参军,都是七,八品的小官。四十七岁时,他弃官携家西行,到四川成都,建草堂定居,并在四川节度使严武幕下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杜甫在长安困居时,住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故后世又称他“杜少陵”。

  杜甫是高产诗人,他的诗歌流传及今的有1405首。《石壕吏》这首诗,是杜甫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中所见一幕悲剧的写实。石壕,镇名,在今河南省陕县东七十里。

  [原文]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邺城,即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

  [释文]
  天色已晚,我投宿在石壕村的一户人家,有官差夜里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出来开门。官差呼喝气势汹汹,老妇哭哭啼啼何其悲苦!我屏息细听老妇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去守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信来说,另两儿在新近战斗中死去。生者暂者偷生,死者就永别了。家中没有男丁,只有吃奶的孙子,孙子的妈妈不能服役,外出没有一条完整的裙子遮体。我老婆子虽年老力衰,愿从你们去应急河阳差役,还能做做早饭。”夜深沉,老妇的诉说声越来越小,似乎幽幽哭泣着远去。天亮时,我登上路程,只有逾墙而回的老翁,与我道别。

  [点评]
  《石壕吏》一诗,与《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诗并列,后世称之为“三吏”,“三别”。都是杜甫在探视旧居的途中,以亲眼所见事实为题材所写的诗篇。诗人以极大的同情和义愤,写出广大民众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不仅对安史之乱的叛军提出血泪控诉,而且对官方差役,也毫不留情地揭露其黑暗面,可见杜甫的立场,是人民的立场,所揭露的矛盾,更具有普遍意义。

  《石壕吏》起首一句“暮投石壕村”,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作者处境。第二句点出了全诗主题,“有吏夜捉人”,直指唐李官吏的所作所为。然后通过老妇哭诉,展开了一幅情景交融、催人泪下的血泪画面。连刚来到时,气势汹汹的官吏也再没有出声,悄悄地带走哭泣着的老妇,一同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之中。远远地,似乎传来隐隐约约哭泣之声。结尾一句“独与老翁别”,给人以凝重的感觉,劫后逾墙而逃的老翁,归来不见相依为命的老妻,其悲痛可想而知。全诗故事简练,深沉有力,代表了杜甫诗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