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蒙族的统治者,对待广大民族知识分子,实行笼络和压制歧视两手策略,使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两极分化。少数人热中于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建功立业。多数人有的消极隐居山林,有的沉沦市井,有的以笔为武器,用曲艺的形式,揭露统治者的黑暗现实,从而产生出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蝴蝶梦》、《救风尘》,马致远的《汉宫秋》,《美蓉亭》、《贩茶船》等。这些戏曲故事情节,都来自民间市井的技艺游乐场所,歌颂对象多为下层民众,三流九教,以至丫环、妓女的爱情,和侠肝义胆的精神风貌,抨击封建统治者的丑恶灵魂,体现出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真谛。在中国文学史上,元代的戏曲,达到鼎盛时期。
王实甫,元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平不详,却以《西厢记》而闻名于世。《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文笔优美清新。描写丫环红娘牵线,暗中成全张生与莺莺良缘,事发又敢于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责问得言而无信的崔夫人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莺莺的婚事,却又节外生枝,令张生赶考,中状元才许完婚。现摘其中送张生赶考,硬拆开张生、莺莺二人的几段唱曲。《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均为曲名。
[原文]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张生、莺莺、红娘同上)莺莺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唱: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滚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娘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莺莺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啊?唱: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ye)儿,打扮得娇骄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却揾着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释文]
(夫人、长老上)说白:“今日张生赴京赶考,十里长亭送别,安排下酒席,我和庙里的长老先到,怎不见张生、小姐来?”
(张生、莺莺、红娘同上)莺莺说白:“今日送张生上朝应试,早是离别伤感之情,况且正遇晚秋天气,好不烦恼人啊!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唱:
〈正宫·端正好〉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拂晓谁把霜林染得这么醉人?怕总是离人的泪吧!”
〈滚绣球〉曲:“恨相见得迟,怨分手得快。柳丝长长,系不住玉骢马,恨稀稀拉拉疏林挽留不住时辰。马儿你缓慢的走,车儿你快快的跟,才了却相思回避的疙瘩,又杀出来一个早别离的怨恨。听得他说一声去了,我慌得松了金钏;遥望见送别的十里长亭,我玉肌消瘦,此恨谁知?”
红娘说白:“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莺莺说白:“你那知我的心里啊!”唱:
〈叨叨令〉曲:“看见准备的车马,不由得我气上心头;有什么心情插花抹粉,打扮得娇娇滴滴的漂亮;准备了被子枕头,只想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袖,都被泪水湿透。唉!这不是活活地闷杀人么?这不是活活地闷杀人么?从此以后两地相思,只得依靠凄凄惶惶地寄信。”
[点评]
〈西厢记〉杂剧问世以来,能得到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主要是张生与莺莺一对有情人敢于冲破封建婚姻制度的桎梏,响往与织造幸福与美好的明天。长亭送别,缠绵婉转,难分难舍,把一个少女的心,描绘得如此含情。色彩斑烂,秋景如画,由景入情,情中点景,情景交融,热情歌颂张生与莺莺忠贞不逾的爱情,控诉了以崔夫人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