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生于公元1654年,卒于公元1722年,因其年号康熙,故称康熙帝,是清皇朝廷顺治帝之后的第二代皇帝。他八岁登基,在祖母孝庄皇太后的亲自教诲下,十四岁亲政,十六岁智除权臣鳌拜,显示出他过人的机智与胆略。接着他用八年时间平定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的“三藩”叛乱,巩固内部统治之后,目光立即移到台湾,把底定海疆统一全国的课题,提上议事日程。
台湾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三国时期属于孙权东吴国的版图。十七世纪初,荷兰殖民主义海盗船队袭击澎湖,于1622年占领澎湖与台湾安平地区,并向福建沿海骚扰。1652年,台湾人民在郭怀—领导下起义,攻打荷军占据下的赤嵌城,不幸失败,死难八千人,1661年,南明郑成功率军二万五千人,大小船只几百艘,自厦门、金门出发,渡海进攻被荷兰殖民者盘据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岛,经八个月战斗收复全岛。不久,郑成功去世,其子郑经政权与清廷隔海峡对峙二十年。公元1681年,郑经病死,内部爆发争夺王位的争斗,人心浮动。此时,康熙帝已平定三藩之乱,巩固大陆。力量此长彼消,进军台湾的时机成熟。但大臣中对进军台湾,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以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为代表的主和派,认为“台湾断不可取;”另一种以右都督施琅为代表的主战派,认为时机成熟,应及时以军事和政治手段,收复台湾。康熙帝下决心“剿抚并用,底定海疆”,调开万正色等人,任施琅以专征大权。1683年,在清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与政治攻势下,郑氏集团投降,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现摘录《清圣祖实录》卷96的二段“谕旨”。第一段是康熙二十年六月初七日,在大学士等会议上发布的;第二段是同年七月二十八日,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发布的。二者相隔不到一个月。
[原文]
郑锦(郑经)既优冥诛,贼中必乖离扰乱。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诺迈,万正色等,其与将军喇哈达、侍郎吴努春、同心合志,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无误事机。
今诸路逆贼俱已歼除,应以现在舟师破灭海贼。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其万正色改为陆路提督,诺迈还京侯烳。
(注:绿旗舟师,由汉族兵员组成的舰队。)
[释文]
郑经既然病死免了死刑,郑贼阵营内部必然思想混乱,矛盾重重,应该乘此良机制定进取澎湖、台湾的方案。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诺迈和万正色等,要同宁海将军喇哈达、侍郎吴努春,同心合力,各领绿旗水师准备作战,务期武力进攻与攻心招降同时运用,彻底平定海疆,不可贻误战机。
如今三藩叛乱已经歼灭,应以现有舟师破灭台湾郑氏海贼。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人员,他过去当过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台湾地形与郑氏内部情况,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职务,加太子少保头衔,前往福建前线指挥作战。到任之日,立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一同商议,在时机成熟时,统领舰船进攻澎湖、台湾。万正色现任陆路提督,诺迈调回京城待命。
[点评]
“剿抚并用,底定海疆,”这是康熙帝收复台湾统一全国的方针和决心。剿,就是用武力;抚,就是招降。“剿抚并用”,就是军事与政治两种手段都要运用,这是十分正确的方针。“底定海疆”,表达了康熙帝收复台湾的决心。这决心非常重要,不能犹疑,不可摇摆,只有下定决心,才能断然采取有力措施,实现预定的目的。
康熙帝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连下两道“谕旨”。第二道“谕旨”显然比第一道“谕旨”更为具体,更为有力。他大胆启用了海上投诚过来的施琅,给以进军台湾的专征大权,调开了反对向台湾进军的万正色、诺迈等人。实践证明,他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命令绿旗舟师,即汉族兵员组成的船队,去进攻汉族人为主的郑氏集团,运用得也很成功。
康熙帝之所以敢于大胆启用投诚降将施琅,及汉族兵员组成的绿旗舟师,是由于统一全国的政治目标,高于民族之间的分歧。大陆稳定,台湾混乱,人心所向,殊途同归。康熙帝审时度势,一举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在于决策正确。
值得一提的还有,康熙帝准备武力进攻台湾之际,被郑成功打败赶出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也想插手进来,要求一同配合进攻台湾,为清廷拒绝。中国人的事,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不允许外国染指。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十分正确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