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古今谈(续篇)(二)诗经 • 秦风 • 蒹葭

银发网 2006-03-13
  [题解]

  秦风是《诗经》中,属于“风”类的一个篇章。《蒹葭》是这个篇章的一首诗歌。它来自春秋时期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的一首民间歌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称《诗》,为毛公收集、整理、传世,故又称为《毛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方称为《诗经》。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为风土民间歌谣,一百六十首;“雅”为朝廷之音乐唱词,一百零五首;“颂”为王候举行重大典礼时的祝词,四十首。全诗总共三百零五首,通称“诗三百”,是我国古代诗歌之源。

  [原文]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释文]

  河边芦苇苍苍,露珠凝结成霜。所思念的意中人,在河水的那一方。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崎岖且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边芦苇青青,露珠滚动未干。所思念的意中人,就在河岸水草交接之间。逆流而上去寻找,山路艰险而难攀。顺流而下去寻找,仿佛就在水中的小滩。

  河边芦苇葱葱,露珠晶莹未残。所思念的意中人,似在水边摆弄着衣衫。逆流而上去寻找,小路曲折又绵延。顺流而下去寻找,仿佛就在水中的小洲。

  [点评]

  这首诗歌,读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意境含蓄深远,令人遐思。

  “伊人”即意中所指的那个人(《辞海》注)。这个意中人,在对岸的芦苇丛中,时隐时现,若即若离,虽苦苦追寻,却由于道路的险阻,而不能相聚。这个“伊人”是谁?为何可望而不可及?诗中没有明指,耐人寻味。

  与这首诗歌有异曲同工之美的,可数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了。词的结尾:“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词中的“她”、“那人”,与《蒹葭》诗中的“伊人”同属诗词作者的意中人。水岸芦苇掩映,烟花灯火阑栅,都衬托出意中人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而不懈的追求,执着的思念,充分展示出诗词作者一往情深的内心世界。欣赏这些古代诗词,给人们以心灵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