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古今谈(续篇)(五)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银发网 2006-04-13
  [题解]
  吐蕃是古代藏族政权名称,其首领称赞普。松赞干布是吐蕃第三十二世赞普,《唐书》上称为弃宗弄赞。在位期间(公元629—650年),兼并西藏高原诸部,于公元633年定都逻些(今拉萨),立官制、军制、创文字,发展生产,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又派遗贵族子弟赴唐朝长安读书,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技术,促进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公元641年与唐太宗的宗室女文成公主联姻。在文成公主影响下,汉族的造纸、制陶、酿酒等工艺,及历算、医药等知识传入吐蕃,对发展吐蕃经济文化,促进汉、藏两民族友好关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西藏拉萨大昭寺内立有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塑像。自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后,松赞干布与唐太宗自然成为舅父与甥婿的关系,成了一家人了。汉藏两民族文化交流频繁。据统计,公元634年(唐贞观八年),到公元846年(唐会昌六年),二百一十三年内,双方遗使往来达191次,平均一年零一个月即有一次。使节的交往,商旅的交易,促进了汉藏两族经济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公元710年,唐又以亲王女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赞普弃隶缩赞,进一步发展两民族之间的联系。

  原文摘自《新唐书》二百一十六卷上。《新唐书》的编撰,约开始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到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共二百二十五卷。参加编撰的有欧阳修、宋祁等人。

  [原文]
  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王之国。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婚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遗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

  [释文]
  唐贞观十五年,以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太宗下诏书,指派宗室江夏郡王道宗,代表朝廷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行至河源王封地设馆住下等侯,松赞干布随即率领由士兵组成的仪仗队到北海亲迎,并以女婿之礼,恭敬会见道宗,见到护送文成公主的仪仗队服饰雍容华贵,不觉自惭形穢。回到吐蕃,感到祖先中从未娶过汉族皇家女为妻,自己娶上唐朝文成公主,是莫大的荣幸,于是为文成公主建造宫殿(大昭寺),以眩耀后世。文成公主不喜欢藏人赭面风俗,松赞干布立即下令国人禁止赭面。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唐首都长安进入国立学堂读诗书,并请唐朝派儒家学者去吐蕃掌管文书。

  [点评]
  汉藏联姻,始于公元641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君主松赞干布完婚。吐蕃尊唐为舅,而以外甥自居。公元649年(唐贞观23年),唐朝廷封吐蕃君主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驸马都尉。自此以后,吐蕃历代君主死后,必向唐廷告哀,新君主即位,要得到唐朝廷的“册命”才算合法。唐中宗时,又以亲王女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吐蕃君主弃隶缩赞。进一步加深了汉藏两民族的团结。血浓于水,两次联姻,成为汉藏两族共同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催化剂与促进剂。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唐太宋李世民的高瞻远瞩,松赞干布的勇气与智慧,文成公主的深明大义,都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些精神财富,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转化为经济、文化、艺术与宗教的交流,在中国的大地上,放射出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