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古今谈(续篇)(六)李白高歌《将进酒》

银发网 2006-04-13
  [题解]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县附近)。他的父亲李客可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位富商,来往于西域与内地之间。李白诞生于西域,五岁随家迁回内地,定居于绵阳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县),从小熟读诗书,二十五岁起漫游各地。由于他的诗颇有名气,经友人推荐,到宫廷任供奉翰林。但他看不惯“低眉摧腰事权贵”的侍臣生活,又受到同僚的谗毁。不到两年就“赐金放还”,离开长安,过着飘泊流浪的生活。安史之乱,受永王李璘的邀请,参加了永王的幕府。不久,永王“东巡”,不听唐肃宗的命令,擅自进军领地以外的地区,被肃宗派兵击败。李白受牵连而坐罪流放,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晚年漂泊困苦,投靠从叔李阳冰(安徽省当涂县令),次年病死,葬于景色秀丽的当涂青山脚下。原为太白祠,现扩建为占地六万平方米的“太白墓园”,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南京八十公里,有高速公路相连。墓园分前、中、后三个景区,白玉石雕、流水廊庭、四季花木及仿唐建筑群,尤其可贵的是其中的太白碑林,集中保存了几百方历代名人的题词、诗文、书法、篆刻石碑,蔚为壮观,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遗产中的一颗璀烂明珠。

  乐府系古代掌管采集、整理与创作乐曲的部门。乐府《将进酒》为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中的第九曲。李白依其曲而填词,以伸情怀。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境愁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释文]
  尊敬的朋友你可曾看到,黄河之水从天而降,奔流到海不再回。尊敬的朋友你可曾看到,年迈父母对镜愁叹,晨如乌丝,晚如白雪。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欢乐,不要让酒杯空对月色。人生在世就犹同树木成材,总归有它的用途,千金散去,还会再回到身边。大块牛羊肉快快活活地吃,应该痛饮它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再进酒,不停杯。请你们侧耳听我歌一曲,富贵生活不足奇,但愿长醉不复醒。自古以来,圣贤都寡言欢笑,唯有饮酒者后世留名。三国时陈王曹植在平乐宴请宾客,美酒歌舞尽情欢乐。主人为何说钱不够?只管买酒来同饮。漂亮的马,贵重的皮衣,唤店小二拿去换美酒,让我们一同消去人世间烦愁。

  [点评]
  李白乐府《将进酒》是他给后世留下一千多首诗歌中的一首。分析这首诗歌,有助于了解李白写诗的风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到这句诗,仿佛站在黄河壶口岸边,感受那排山倒海的豪迈气势。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丰富的想象力,惊世骇俗的笔墨,恣意挥洒,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在《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诗篇中,以豪迈的情怀,奔放的诗句,再现大自然的雄伟形象,体现了他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借以抒发个人胸怀的不平。

  “高堂明镜愁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镜中白发的愁叹,道出千万儿女对父母的深情与眷念。李白是一个很重感情的诗人。他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琅琅上口,百诵不厌。他的友情诗也很出色,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绘声绘色,感人至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引用树木成材总归有其用途这一常识,鼓励人们,也包括他自己,不要自暴自弃,要自尊自信、自强不息。他一贯认为,金钱有进有出,够用就行了,不要刻意去追求,不做金钱的奴隶。他用几乎近于民谣的诗句,道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蕴含着的哲理。正如他在另一首诗中所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剥下世俗偏见的外衣,还自然的本色。他在流放途中遇赦得还,在《早发白帝城》一诗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欢快的旋律,喜悦的心情,有一种自然的音乐美。

  “钟鼓馔至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在历代诗人中,李白饮酒赋诗是出了名的。他的同辈诗人杜甫有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生动地再现李白形象。李白受到三国时期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句的影响,感叹人生短促,应及时饮酒行乐,加上他屡次官场失意,遂以酒浇愁,沉缅于醉乡而不能自拔。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是他人生观上的消极一面。然而瑕不掩瑜,李白的诗,犹如一块巨大的玉石。玉石上有一点瑕疵,仍不失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李白的诗,浪漫、自然、纯真、飘逸,故而享有“诗仙”的美誉,与同时享有“诗圣”美誉的杜甫齐名,成为我国古代诗坛天空上一对明亮的“双子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