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古今谈(续篇)(七)裴度从容决疑

银发网 2006-04-13

  [题解]
  裴度(公元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出身进士,由监察御史中丞,转升宰相,官宦生涯近五十年。在这段时期,唐朝经安史之乱,元气大伤,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裴度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坚决与叛乱割据政权及专权的宦官,作不调和的斗争,为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作出重要的贡献,在群众中也享有很高的威望。

  这里摘录了《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年,裴度任中书令时的一段小故事,反映了裴度从容决疑的工作作风,和机智敏锐的分析能力。

  [原文]
  度在中书,左右忽白失印,闻者失色,度饮酒自如。顷之,左右白复于故处得印,度不应。或问其故,度曰:“此必吏人盗之,以印书券耳。急之,则投诸水火;缓之,则复还故处。”人服其其识量。

  [释文]
  裴度在中书省官署办公,手下办事的人忽来报告说中书省的大印不见了。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大惊失色。然而裴度却饮酒自如。过了一会儿,手下的人报告,在原处又得到大印了。裴度也没有反应。有人问裴度为何不急不忙,不采取措施?裴度说,这一定是官府内的人盗去大印,用以私盖书券的。我如果追查急了,偷盖印的人就会把印投入水火之中灭迹;我不慌不忙,气氛缓和,这个偷盖印的人就会悄悄把印归还原处。大家听了裴度的这番话,都佩服他的见识与度量。

  [点评]
  在封建社会的统治机构,大印是权力的象征。作为唐朝廷最高行政长官中书令的裴度,一时丢失了大印,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然而他丝毫没有惊慌失措,成竹在胸,从容决疑,表现出卓越的才智与风度。

  首先,他遇事不慌,处变不惊。在突发事件中,作为最高行政长官,他喜怒不形于色,有利于稳住势态。而“饮酒自如”,似乎漫不经心,实际上却起着麻痹偷印人的作用。说不定偷印人正在一旁察颜观色,窥测方向以求一逞呢!

  分析推理,丝丝入扣,是裴度决疑的关键。他从左右口中得知只失去大印,其他财物未失,判断不是外贼,而是内部接近大印的人干的。而内部盗印的人,不过为了一己之私利,挪用一下偷盖书券,用完归还原处,企图瞒天过海而已。如不归还原处,追查起来,印已无用,又不能变卖,反而会成为包袱,越揹越重。

  正确决策,措施得力,为裴度从容决疑,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裴度采取了“急之”不如“缓之”的对策。“急之”就是下令追查,将逼迫偷印人把大印“投之水火”灭迹,罪证也随之消失,增加破案的难度。“缓之”就是不动声色,等待偷印人悄悄把大印送还原处。既保全了大印,又增加了偷印人暴露的机会,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

  这件事对裴度的执政能力,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考验。在史学家司马光的笔下,寥寥数行,生动地勾画出裴度机智的形象,并把它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