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古今谈(续篇)(十三)辛弃疾《破阵子》抒怀

银发网 2006-07-14
  [题解]
  辛弃疾(公元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出生时,历城在金军占领下。他童年随祖父在谯县读书,在祖父教诲下,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公元1161年,他22岁时,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激起北方沦陷区民众风起云涌的武装起义。辛弃疾串连同窗好友,聚众二千人,参加山区耿忠起义部队,任掌书记。耿忠起义部队迅速发展至二十五万人。辛弃疾力劝耿忠“决策南下”,投奔南宋,与南宋军合击金兵。耿忠授命他率领50名轻骑兵,经楚州辗转到建康(今南京),见宋高宗。宋高宗大喜,授他为承务郎,任命耿忠为天平节度使,统率山东、河北起义军。辛弃疾带着宋高宗的任命书,立即返回北方,途中获悉耿忠已被叛徒张安国杀害,起义部队为张安国等人掌握,情况险恶。辛弃疾来不及向宋高宗禀报,当机立断,决定深入虎穴,严惩叛徒。他带领50轻骑,袭入有五万之众的原起义军总部所在地,一举抓获叛徒张安国,同时号召原起义军将士坚持抗金。由于时间紧迫,又未与宋军联系,仑促之间,只能突破金军包围,把叛徒张安国押解到南宋绳之以法(斩首)。辛弃疾因而名重一时,此后,他便留在南宋,希望一展收复中原之抱负。但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只想苟安东南一隅,不思收复中原,辛弃疾得不到重用,有时赋闲。满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只能以词 遣怀。著有《稼轩长短句》600多首。《破阵子》这首词,极写抗金起义队伍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在千军万马中抓获叛徒,长途押解,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惊险场面。最后一句,高度概括了他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盧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释文]
  醉酒中挑灯看剑,睡梦里号角回荡。八百里连绵军营,将士们豪迈地聚食烤牛肉,奏响欢快的军乐,秋天沙场点兵场面多么壮观!

  烈性马惊险飞奔,箭发声如雷鸣,完成君王收复中原大业,立功留名后世,实现生平宿愿。可怜头发都白了,却壮志难酬啊!

  [点评]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参加抗金起义的这段历史故事,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金国入侵宋国,在金统治下的北方沦陷区。但心中却深深牵挂着南宋,时时想着的是收复中原失地,一统中华。一旦有机会参加耿忠的抗金起义军,便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一颗铮铮发亮金子般的爱国之心,毫不动摇。这是他可贵品质之一。

  他的可贵品质还表现在,遇险不惊,临危不惧。在返回北方途中,听到起义领袖耿忠被叛徒张安国杀害的消息,不仅没有退缩回宋,而且当机立断,继续前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叛徒所在地,并将叛徒抓捕归案,押解回宋法办。一路上,他率领50名轻骑,冲破金军包围圈的封锁,故有“马作的盧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之句,激烈的追杀战斗场面,跃然纸上。(的盧,烈性马之称。相传三国时期,刘备被追兵赶杀,前面有小河阻挡,他骑的盧马,一跃而过,脱离险境)。

  他的可贵品质还在于,他的后半生虽然壮志难酬,不能恢复中原,但没有消积沉沦下去而没没无闻,相反却以更炽烈的热情,投入词的创作之中,著有《稼轩长短句》600多首,以笔为武器,参加战斗,可敬可佩。他的词,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豪放、激越,别具风格,是我国词坛上一颗最为光彩夺目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