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作者:李海霞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代表食物,又名"角黍"、"建粽",其由来已久,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粽子。
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包粽子的,统称为粽叶。中医学认为苇叶可生津止渴;荷叶清热利湿、和胃宁神,竹叶可清热除烦、利尿排毒。除了粽叶,粽子中的主材料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功效。
粽子根据口味可分为咸粽和甜粽。咸粽是以糯米为原料,加入肉类、蛋黄等馅料,口感咸鲜。甜粽同样也是以糯米为主料,加入红枣、花生、豆沙、枸杞等馅料,口感甜美。咸粽VS甜粽,你更"粽"意哪款呢?
粽子好吃,但不宜一次"炫"太多。哪些人群应该少吃粽子呢?
一、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
粽子的肉、红枣、海鲜等,很容易使粽子中脂肪和蛋白含量增高,对于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群,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疾病。
二、患有糖尿病的人
甜粽中通常会加含糖量高的红枣、豆沙等馅料,有些人在食用这些时通常还会蘸白糖增加甜度。如果大量食用就会引起血糖和尿糖的迅速上升,进而影响胰岛功能,因此,糖尿病人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三、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
粽子的主原料为糯米,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增加消化酶的负荷,过量进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尤其是吃了油腻的食物后再吃粽子,更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对于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群应当少吃。另外,胆结石、胆囊炎患者,尽量不选择肉粽、蛋黄粽,可引起消化不良、胀气等。
四、超重或肥胖的人
一般来说100g的鲜肉粽约为250千卡,咸蛋黄肉粽约为300千卡。300千卡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骑车或者慢跑一个小时才能消耗掉。这样的热量差不多能抵得上成年人一顿主食。所以对于想要减重的人群,需要控制好量。如果超过量,就多做点运动消耗掉吧!
在吃粽子时用醋凉拌一些蔬菜,或喝一点醋饮料,也可以搭配红茶、绿茶能够起到解腻促消化作用;吃肉粽时可以选择菊花茶、山楂茶以解腻、预防肝火。另外冷茶冷饮最好不要与粽子同时食用,以免导致滞胀, 加重肠胃负担。
好看的粽子千篇一律,有料的灵魂万里挑一,不论甜咸,团圆是最好的馅,祝端午节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