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老年人尝试“做另一个自己”

银发网 2023-11-02

  参考消息2月14日报道,日本《朝日新闻》1月30日报道,题:中老年人不妨试试"做另一个自己"。


  虽然在公司当了好久的职员,但感觉不到工作的价值。作为中老年一代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契机,从事副业正受到关注。


  东京都一位在大型通信公司工作的男性(53岁),几年前开始担忧后半生的工作方式。


  他一直从事销售工作,向人推销系统工程,或者拟定合同等文件。快到50岁时他突然想到,"工作了几十年,却没有掌握让人羡慕、能在公司外通用的技能"。


  他原本就对"设计思维"感兴趣,这是站在客户立场上考虑问题。虽然也听过美术大学面向社会人士的课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无法学以致用。在公司内部跟设计相关业务的公开招募中,他两年里报名10次,但因只有销售方面的经验,在书面审核中就被刷下来。虽然也考虑过跳槽和创业,但有觉得在公司内都这么难,在公司外会更难。


  于是,他开始考虑从事"副业","也许可以一边继续现在的工作,一边慢慢掌握有用的技能"。


  他参加了帮助开展副业的商业讲座后,去年10月与在网上出售艺术作品的运营公司签订合同,参与设立网站和建立公司内部结构的工作。他每周三天从事副业,平时晚上工作四小时,周六下午工作六小时左右。


  他的目标是,等积累实际经验有了自信后,就辞去公司的工作,以个体身份继续工作。他说:"过了40岁以后,工作就变得千篇一律,在公司也感觉不舒服。公司外的活动成了发现全新自己的契机。"


  以中年期以后人群为目标对象,支持职业生涯的行动在推进。


  东京一家初创企业以40岁以上上班族为对象,去年3月开设了在线商学院。职业指导师对学员的强项等进行全盘分析,帮助他们发展副业。


  东洋大学教授川上纯之熟悉副业领域。他指出:"随着从事副业的队伍不断壮大,以提高技能和自我实现为目的而不仅仅为增加收入的人也在不断增多,支持职业生涯的事业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著有《退休后》《退休准备》等著作的人事顾问楠木新(68岁)说:"公司职员到了50岁左右,就能一眼看到在公司里的未来,会迎来心灵的退休。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公司这个唯一的框架里,而要通过从事副业等形式做另一个自己,这样既能重新审视工作以外的生活方式,也能有助于退休后顺利过渡到新生活。"


  他说,不仅要考虑工作,也要把社区活动、兴趣、志愿服务、重新学习等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不要否定自己的职业生涯,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楠木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刚毕业时进入一家大型人寿保险公司,本打算过一个顺风顺水的公司职员人生,不料却在47岁,因为调动后陷入"抑郁状态"而停职。他50岁复职,但降格为普通职员。在这时,为将熟悉的公司职员世界真实地展现出来,他开始采访活动。他说,正是不断追问工作的意义,才成就现在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