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上海考察调研

银发网 2023-12-01

银发网摘编


yf2312zh-1-1


  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上海增强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情况。


  当前,上海正在按照党中央部署,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浦东新区也在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此次考察对于做好当前工作、部署明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6次到上海考察调研。"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一以贯之的要求。这次到上海,深入调研金融、科技和民生工作,释放出鲜明信号——


  (一)金融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总书记这次到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从时间上看,是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不到一个月,显示出对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


  此次考察的上海期货交易所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城,是一家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99年设立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期权品种从3个发展到32个。包括"上海油""上海铜""上海金"等在内的"上海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总书记在2020年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时也强调"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金融市场建设一直很关心,2007年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时就曾到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当时中国期货市场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今已在亚洲乃至全球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党中央赋予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使命。总书记上海之行第一站来到这里考察,为各方扎实落实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好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增强信心。


yf2312zh-1-2


  (二)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位于张江科学城的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再次凸显出科技创新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以及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


  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上海也是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龙头。


  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总书记提出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上海的发展定位从"四个中心"拓展为"五个中心"。


  2020年8月,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提出:"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9月在浙江考察时,要求"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此次考察的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集中展示了近10年来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展。这些成果表明,上海有基础也有条件按照党中央要求建设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扭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牛鼻子,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历史主动、积聚新动能、跑赢新赛道。


yf2312zh-1-3

yf2312zh-1-4

yf2312zh-1-5


  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集中展示上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成果。成果展分为基础研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开放创新、美好生活七个板块。展览充分彰显上海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与担当。


  (三)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闵行区考察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为满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需求,打造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传递出城市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信号。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正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体现。2019年11月,总书记在上海市杨浦区考察时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2020年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时,总书记再次强调,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在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正如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所强调的:"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金融到科技再到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此次上海之行深刻表明,从高质量发展到高品质生活,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yf2312zh-1-7

yf2312zh-1-8

yf2312zh-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他考察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情况


  *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新华社上海11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yf2312zh-1-10

11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出席座谈会。


  习近平在上海调研期间专门召开这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先后发言,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yf2312zh-1-11

11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5年来,规划政策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和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的作用日益显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了战略主动。同时也要看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发展质量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仍需提升,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一体化尚需努力,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有待提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改革开放还需进一步向纵深拓展,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和发展还有不少短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坚持稳中求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习近平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要循序渐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要加强各类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要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完善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加快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要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长三角区域要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改革经验互学互鉴和复制推广,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要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大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要带头落实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强三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建设区域绿色制造体系。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促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做强做优绿色低碳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建立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协同推进省市间电力互济。要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联合执法。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


  习近平强调,长三角区域要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盯住关系国家和区域安全的科技、产业、金融等领域和重大基础设施,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夯实安全发展的基础。要充分发挥长三角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并与中西部地区加强产业合作,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加强全过程风险防控,更好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要高度重视对外合作安全,引导产业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健全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强化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习近平指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职能,坚持规划纲要的战略引领功能。三省一市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和调查研究,加强协调共商和督促检查,推动解决重大问题,推动重大改革落地,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要加强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干部大胆开拓、担当作为。要抓实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廉的操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李强在讲话中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去定位思考,放到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去布局谋划,发挥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要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实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引导产业和经济合理布局。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增强对国际商品和资源要素的吸引力。要充分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深化合作、相互赋能,把各地自身优势变为区域优势,共拉长板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能。


  李干杰、何立峰、吴政隆、穆虹、姜信治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地方、有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