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可谓是人人皆知、无人不晓。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有一个杜甫的故居叫“杜甫草堂”,这可是到成都旅游打卡的热门景点。
从小就从课本上知道了李白和杜甫,既然到了成都,“杜甫草堂”又是被看作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前往参观学习自然是必须的。
公元759年杜甫一家为躲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在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茅草屋,后人叫杜甫草堂,他住了四年创作了240多首诗。一千多年过去了,杜甫草堂经反复整修并扩大内容,已经成了集纪念祠堂和诗人故居为一体的地方,古色古香的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大雅堂等。里面小桥流水、梅竹成林、绿荫掩映,是古朴典雅、清幽静谧、景色旖旎的文化圣地。
杜甫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河南巩义人,祖上也是名门世家,后来落魄了。他从小就学会写诗,年轻时周游各地,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迈诗句,意气风发但还不了解人间疾苦。就在此时他遇到比他大11岁的李白,两人一见如故,谈诗谈理想抱负。李白已看谈世事,而杜甫正踌躇满志,准备去长安考取功名,但没有考中。然后在长安十来年,为生活所迫四处奔波,看到了唐朝表面盛世背后却败絮其中。他没工作只好摆地摊卖草药,甚至去朋友家蹭饭。后来给唐玄宗写了《三大礼赋》得到赏识,得到一个管库房的小官,他已44岁了。
杜甫的一生非常坎坷,他的诗接地气,因为他亲身经历过苦难,所以他忧国忧民、心怀苍生。他写的诗不像李白那样潇洒、飘逸,都很质朴。比方他说春雨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他写思念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创作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遗憾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惆怅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尤其是他在长江三峡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于是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名句。
史诗堂是草堂中轴线上第三座建筑,中央是杜甫半身铜像,两边是朱德总司令1957年参观草堂后,撰写的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堂内还陈列着历朝历代名人的楹联和匾额等。
过诗史堂,走过青石板拱桥,发现一个过堂上面匾额叫“柴门”的很有意思。柴门取自杜甫诗中“柴门不正逐江开”,杜甫说他在家前面的江边漫步,草堂院子简陋的柴门歪歪斜斜对着江水。这匾额是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的作品,你仔细看,“柴”是会意字,山下有把刀,砍下树木当柴烧。柴字边上还有两只黄鹂鸟,“门”上是两只飞舞的蝴蝶。
工部祠是纪念杜甫的词堂,文学家叶圣陶题的匾额,杜甫生前做过的最大官是六品的“检校工部员外郎”,这是管工程的闲职,因为动乱时期都在打仗,哪有工程可做?祠堂内有杜甫的石刻像,上面刻的是“诗圣杜拾遗”。因为,他在唐肃宗身边当过左拾遗,是个提建议的官,可是伴君如伴虎,杜甫生性正直、仗义执言,皇帝哪会喜欢,没多久就被撤了,不是有人说情,差点小命都不保。后来,人们也叫他杜拾遗。
大雅堂内正面墙上是长14米高4米的巨幅彩釉壁画,画面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非常形象地再现了杜甫诗中描绘的场景。堂内还陈列了12位古代著名诗人的雕塑,有李白、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等,各种材质的雕塑独特造型,展现了每位诗人的个性和气质。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很多,而能吸引众多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政要前来参观的唯有“杜甫草堂”。毛泽东主席、刘少奇、朱德、周总理、邓小平等都来过这里,毛主席还评价杜甫的诗是“政治诗”。此外许多外国政要如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法国的希拉克、英国的卡梅伦、美国的基辛格以及文在寅、安倍晋三等都饶有兴趣的参观了杜甫草堂。可见,杜甫的影响己不仅在中国,而且传播到世界。
现代学者、诗人冯至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说的一点不错,成都的杜甫草堂早已经名扬四海。
这个茅草屋就是杜甫写下千古传诵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地方,他的茅屋顶上茅草被秋风刮走,他既伤感自己的困境,更为天下寒士忧心,所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干百年来,人们都深深地为杜甫真挚的悲悯情怀,博大的仁爱心所感动。
在工部祠东面有个“少陵草堂”碑亭,是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护送达赖喇嘛返回西藏,途径成都参观草堂后题写的。因为杜甫在长安时住的地方叫少陵,他自称是少陵野老,所以少陵草堂就是杜甫草堂。
每年正月初七游草堂,自古以来就是成都的习俗。相传这天是人日,女娲前六天分别造出猪羊牛马鸡狗,第七天造出人。古人很重视初七人日,文人墨客相互写诗唱贺庆祝。这天杜甫也等好朋友高适来共同庆祝人日,结果高适写了封信来,说他要上班来不了,杜甫心中自然是闷闷不乐。高适在成当西川节度使时曾给杜甫生活上很多帮助,后来又调走了,此后,两人就再没见上面。
杜甫在成都住了几年,非常想念家乡,但常常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战乱尚未平息,他乘小船回家乡,却离家乡越来越远,小船四处辗转,他饱受饥饿、寒冷,结果在湘江一条小船上,59岁的杜甫永远闭上了眼晴。直到43年后他孙子把他尸骨带回老家安葬,元稹写了墓志铭,给他极高评价。杜甫的诗直到死后数十年才成为风潮,被尊为“诗圣”。如今,连西方世界都称他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诗人”,还为他专门拍了一部纪录片。
—— 原“中国航天华东物资供销站”退休干部张朝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