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边上的锦里,凡到过成都的恐怕没有不知道的,这可是川西最古老的、商业气息浓厚的老街。秦汉和三国时期形成的老街,规模不大只有500多米长,青石板路面已被磨的光滑发亮,两旁基本都是古色古香明清时期的川西民居。可能因为在武侯祠隔壁原因,锦里一年四季无论白天夜晚都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满街尽是南腔北调的欢声笑语。
为啥叫锦里?这里是有故事的,根据资料记载,古代蜀国发展桑蚕,所以织锦业发达,还设专门的“锦官”负责,杜甫《春夜喜雨》诗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里锦官城就是指成都。实际上织蜀锦大概要用水漂洗,可能是城外锦江水不如城内水好,古人都在城里洗,久而久之就把这里叫做锦里了。成都的锦也叫蜀锦,和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
锦里与江南水乡古镇不同,它不是沿一条小河盖房,形成枕河人家的商业街,却也有小桥流水、清清池塘、亭台楼阁等古建筑。有人说锦里是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图”,我倒觉得它和上海豫园城堭庙、南京老门东差不多。锦里以秦汉、三国文化为灵魂,古建筑为外表,川西民俗民风为内容,在这短短的古街上浓缩了成都休闲生活的精华。这里有茶楼、客栈、饭店、戏台以及风味小吃和土特产等等。人气这么旺盛,自然是成都热门的打卡之地。
锦里最深处像是个敞开式的公园,翠竹掩映、小桥流水、风光旖旎。老街上则是鳞次栉比的茶楼、客栈、饭庄、戏台,当然,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店和土特产商铺。
锦里极具川西特色可谓五花八门的美食小吃,麻辣鲜香扑鼻而来的香气,吸引了无数男女老少的味蕾。单就那别具一格的美食名称,就能让你兴趣盎然、停步不前,比如“熊猫泡澡”、“三大炮”、“张飞牛肉”等等。一家“伤心凉粉”,说是辣得流泪,所以就得了这个夸张而有趣的凉粉名字。我夫人还兴致勃勃品赏了这里的特色美味“麻辣兔头”,口感不错果然堪称一绝。
都说成都人讲究“慢生活”,做啥都从容、淡定,就如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巴适得很”。我在成都市区和周边的黄龙溪、都江堰等地的街头巷尾,看见有许多茶馆,人们边喝茶边聊天,他们叫摆龙门阵。中老年人喜欢打麻将,都是悠哉悠哉的模样。过去有句话“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可想而知这里悠闲的慢生活名不虚传。
成都人“慢生活”其实是有自然和历史原因的,自古以来成都因为有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土地丰饶被称为“天府之国”。不过这种慢生活,恐怕也是一种文化品质,成都人在享受恬静休闲时,生活节奏并非都慢。从如今成都拥有双流、天府两个机场,多条地铁、高架路等,不难看出成都的发展是快节奏的。
可爱的宝宝坐在金属的蜗牛身上很开心,她觉得新鲜、好玩,妈妈怎么劝也舍不得起来,就跟我们外孙女小时候一个样,萌萌哒惹人喜爱。老街路边增加这些有趣的雕塑,是个不错的主意。
夜晚的锦里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古建筑红灯高挂、灯火辉煌,夜色撩人、令人迷离。小巷则是寂静安宁,闲坐水边茶楼窗下,品着盖碗香茶,观灯火阑珊处、石拱桥周围,古装打扮的帅哥美女以及游人纷纷留影打卡,此时此刻你会深深地感受到锦里的美不胜收,甚至会有种穿越到古代的感受。
这间房子在玻璃窗上写着君子应该具备“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我觉得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就如生命的延续,神州大地在传递与继承中生生不息。
锦里作为品味成都传统文化的绝佳之地,在享受休闲和川西特色美食的同时,又能感受古老的三国文化痕迹和魅力,确实值得体验一番。
—— 原“中国航天华东物资供销站”退休干部张朝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