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奔走一生

银发网 2024-02-01

  参考消息网2023年12月6日报道亨利·基辛格在上个世纪很多关键事件中,都处在权力的中心,直到去世前几周,这位百岁高龄的外交官仍是世界舞台上一个重要角色。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月1日的文章将他称为“在全球权力殿堂里经久不衰的焦点人物”。

  

  报道称,直到11月29日去世前几周,基辛格仍是世界舞台上一个重要角色——偶尔充当政府之间的中间人、是两党建制派都尊重的声音,尽管来自左翼和右翼最尖锐的批评者不这么认为。

  

  身处权力殿堂

  

  基辛格的同龄人不是已经去世就是退居养老院,而他还在周游世界。在世界各国的首都,几乎没有一扇大门不向他敞开,尽管基辛格一直坚称他只是应国家元首的邀请才与他们会面,而不是由他自己主动提出。前不久,他仍是达沃斯的焦点人物。

  

  “基辛格一生的使命是在一个随时可能失控的国际体系中帮助建立和维持秩序。”美国前中东和平特使马丁·因迪克说。因迪克著有《博弈大师》一书,讲述基辛格在中东地区的外交。“这助长了他影响世界各国领导人关系的冲动,这一冲动永不满足,甚至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天。”

  

  退役的陆军副参谋长杰克·基恩上将在为五角大楼提供咨询的国防政策委员会任职期间认识了基辛格。就在几周前,他在纽约见到这位前国务卿,讨论了俄罗斯、中国、中东和当前的其他紧迫问题。

  

  “这简直是太了不起了。”基恩说,“我认为没有一个人有基辛格那样的影响力,包括我们一些前任总统。”

  

  基辛格在权力的殿堂里经久不衰。不难想象,美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大人物在100岁的时候还能如此活跃。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11月29日说,他最后一次得到基辛格的建议是在一个月前。布林肯在以色列模仿基辛格的穿梭外交时说:“很少有人在以史为鉴方面比得上基辛格;而在塑造历史方面,更是没有几个人能超越他。”

  

  但这并不意味着基辛格的影响力依然能与昔日相比。他招牌式的现实政治外交有时脱离了道德义务或意识形态承诺议题,已经被许多人厌弃。虽然他很容易获得进入权力大厅的通行证,但他仍被许多自由派人士斥为战犯,被许多保守派人士斥为绥靖者。

  

  然而,尽管被批评者大骂,但这至少意味着他们是在听的。基辛格一直希望得到关注。

  

  “现在我在很多中国问题上都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他是个有着真正求知欲的人,这种求知欲是他能量和动力的来源。”几个月前曾与基辛格会面并对他相当钦佩的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说。

  

  保持国际参与

  

  基辛格的干预并不总能得到后来的国务卿及其所辅佐的总统的欢迎。当他宣布自己的最近行程或者将最新备忘录送达时,白宫内部有时会有一种“怎么又来了”的感觉。基辛格对于许多外交挑战的回答是派他自己出场。不止一位国家安全顾问被委以约束基辛格的任务。

  

  经久不衰的名声和人脉对他的地缘政治咨询业务大有助益,这一事实也并未被忽视。

  

  无论怎样,基辛格不知疲倦。“他可是一位百岁老人,我的老天爷。”基恩说,“年龄从未让他停下奔赴晚宴、午餐和国际旅行的脚步。他的国际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真是相当了不起。”

  

  基辛格通过大量出书(总共21本)和撰写文章来保持自己对国际大事的讨论参与。在过完百年诞辰之时,他竟不可思议地将自己变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就在上个月,《外交》双月刊发表了他与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合著的最后一篇观点文章。他在文中呼吁中美合作以避免人工智能领域出现军备竞赛,并警告称如果不这样做,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他的官网上记载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是在六周前,即10月19日举行的艾尔弗雷德·史密斯纪念基金会晚宴。此时距离他于1974年在同一晚宴上发表演讲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我们需要将远见与策略结合。”他在10月19日的晚宴上表示,“我们所面临的外交政策挑战很少能仅凭远见就得到解决。矛盾在于,若要避免永久冲突,大多数问题都必须靠渐进的手段和持续的努力来应对。”

  

  学而优则仕

  

  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巴伐利亚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他们一家等到很晚的时候才逃离纳粹迫害,在1938年来到纽约的德裔犹太社区。

  

  少年时代的“亨利”天性害羞,没有改掉他的口音,而且终生保持着对足球的热爱。他在夜校读高中,白天则在一家剃须刷工厂工作。

  

  基辛格原本打算学会计,却被征召进了军队。在那里,他被编入步兵连,他的才智和语言能力得以在军事情报上发挥作用。

  

  基辛格亲历了二战期间的重大战役“突出部之役”(又称“阿登战役”),还掌管了一座被攻占的德国小镇——当时他的军阶仅为二等兵。

  

  战争接近尾声时,他加入了反情报部门。这位23岁的年轻人被委派率领一个小组,追捕前盖世太保官员,拥有拘留和逮捕嫌疑犯的绝对权力。

  

  回到美国后,基辛格在哈佛大学学习政治学,在学术阶梯上逐步攀升。

  

  1957年,他出版了《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书中认为有限度的核战争是可赢的。借助反怀疑主义的语调,他声称“战术性”和“战略性”使用小型导弹,或许是合理的。

  

  这本书使他受到关注,基辛格由此走上功成名就之路。他的“有限核战争论”至今仍有影响力。

  

  随后他成了纽约州州长及总统候选人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助手。当理查德·尼克松在1969年入主白宫时,基辛格被提名要职:国家安全顾问。

  

  促成中美解冻

  

  此时的冷战正值高潮:几乎造成世界末日的古巴危机得到解决,美军深陷越战泥潭,苏联入侵布拉格。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称,尼克松和基辛格有意缓和与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重新启动了缩减两国各自核武器规模的谈判。

  

  同时,与中国政府的对话窗口也打开了。这改善了美中关系,并将外交压力留给了苏联领导层——他们正对中国这个巨大的邻国感到恐惧。

  

  据说,担任国家安全顾问时的基辛格一开始对中国并不感兴趣,但在尼克松的授意下,他在1971年两次出访北京——其中第一次是秘密进行的,由此开启了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基辛格的努力直接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的历史性访华。当时尼克松会见了周恩来和毛泽东,结束了23年的中美敌对状态。

  

  两国的全面外交关系正常化在1979年才得以完成,但基辛格谈判下形成的“战略性模糊”政策被美国奉行至今,直至近年支持强硬路线的美国政客开始寻求逐步改变。

  

  在之后的年月里,基辛格共到访中国100多次,最近的一次是今年7月。基辛格也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见证中美关系发展的“活化石”。

  

  推崇实用政治

  

  就在基辛格参与寻求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同时,美国正试图令自己从越战中脱身。

  

  “光荣的和平”是尼克松一项核心竞选承诺,而基辛格早就断定,美国的任何军事胜利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南越无法“造就一个在美国最终撤军后还能存活下去的政治现实”。

  

  他开始了与北越的谈判,但又同意尼克松暗中对中立国柬埔寨进行轰炸,以图消耗共产党部队的人员和物资。

  

  这一政策造成至少5万名平民死亡。这个国家由此出现的动荡导致柬埔寨内战和波尔布特政权的残暴统治。

  

  在巴黎与越共进行一系列磨人的谈判过程中,基辛格协商了美军从南越撤退事宜。

  

  这令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北越的黎德寿也一同获奖。基辛格“怀着谦卑之心”接受了这一奖项,并将奖金捐献给在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军人的孩子。

  

  在1973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战争爆发后,基辛格的穿梭外交带来了停火。

  

  尼克松在白宫的秘密监听系统记录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热情洋溢地感谢尼克松和基辛格善待她的国家。但在梅厄离开后,录音带却披露了更黑暗的实用政治。基辛格和尼克松没有打算向苏联施压,以让苏联的犹太人可以在以色列寻求过上新生活。

  

  “让犹太人从苏联移民不是美国的外交政策目标。”基辛格说,“如果苏联把犹太人关进毒气室,也不是美国关心的问题。它或许是个人道主义问题。”

  

  一生充满争议

  

  1970年,萨尔瓦多·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这确实令美国感到担忧。这个新政府支持古巴,并将美国公司国有化。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智利进行了秘密行动,试图帮助反对派团体推翻这个新政府。基辛格主持了授权该行动的委员会。

  

  最终,智利军方介入了。阿连德1973年在一场暴力政变中死去,皮诺切特将军夺取了政权。很多参与政变的士兵曾收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钱。

  

  在日后多年里,基辛格本人遭到多个法庭的追审,调查了军事政权下侵犯人权和外国公民死亡的事件。

  

  一年后,因“水门事件”倒台的尼克松泪流满面地离开白宫,基辛格亲眼见证了这一刻。尼克松的继任者杰拉尔德·福特将他留在了国务卿的位置上。

  

  基辛格向20世纪60年代单方面宣布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的旧称——本网注)白人少数政府施压,让他们放弃权力。但他又被指责无视阿根廷军政府令批评者“失踪”的做法。

  

  在1977年离开政府办公室后,争议依旧跟随着基辛格:哥伦比亚大学曾邀请他担任教授,但由于学生的抗议而被撤销。

  

  他成了吉米·卡特和比尔·克林顿外交政策的强力批评者,声称这两位总统在中东和平进程上操之过急。基辛格认为,这只能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实现。

  

  在“9·11”事件后,乔治·W·布什请他主持恐怖分子对纽约和华盛顿袭击的调查,但几个星期后他被迫辞职。原因是他拒绝透露一份基辛格咨询公司的客户名单,也不回答有关利益冲突的问题。

  

  他曾与小布什总统和副总统迪克·切尼开会,为他们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政策提供建议。基辛格告诉他们:“胜利镇压叛乱,是唯一的退出策略。”

  

  唐纳德·特朗普2016年当选总统后,也曾向基辛格寻求过外交事务建议。在基辛格提的各种建议中,其中包括接受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对克里米亚的占领。

  

  不过,到2023年他年届100岁时,他已经改变了对乌克兰的看法。在俄乌冲突后,他认为泽连斯基总统的国家应该在获得和平之后加入北约。

  

  基辛格有着广泛的人脉,并且总是保持着机智。他喜欢说一句话:“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作为一个非凡人物,他在上个世纪很多关键的事件中,都处在权力的中心。

  

  他曾宣称:“一个在外交政策上要求道德完美的国家,既得不到完美,也得不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