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怡生 当好种子研究“国家队”的教练

银发网 2024-09-02

  化学家。江苏南京人。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34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50 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所 长、名誉所长。



  

微信图片_20240902105751

高怡生  

(1910.08—1992.05)


  高怡生教授是著名的药物化学和天然有机化学家。1910 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34 年在原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后 , 曾先后随我国有机化学界老前辈庄长恭、赵承嘏、纪育澄等工作 , 在有机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面接受了全面和严格的训练。1948 年经赵承嘏教授推荐 , 前往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天然有机化学家罗宾逊(Sir Robert Robinson)教授实验室进修 ,1950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领导药物化学和天然有机化学两个领域的研究工作 , 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 , 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 , 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 , 中国药学会理事、上海分会理事长 , 中国化学会理事 , 中国科学、化学学报、药学学报和科学通报的编委。

  

  在药物化学方面 ,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肿瘤化学治疗。在设计合成抗肿瘤化合物的工作中 , 他强调创新 , 走自己的路子。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年代初肿瘤药物的合成 , 一般离不开氮芥类化合物。他积极主张跳出氮芥圈子 , 寻找新的类型 , 并开始试探合成一些植物生长激素类似物 , 观察其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他认为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细胞具有选择性的作用 ,而动植物细胞基本类似 , 因此植物生长激素也有可能对动物体内的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他设计并指导青年同志合成了一系列植物生长激素类似物。动物试验证明 , 其中若干个化合物 , 对肉瘤—180和肉瘤—57 的抑制率达到 70%~80%。他还领导合成了不少天然肿瘤药物例如喜树碱、三尖杉醋碱等的类似物 , 其中有些化合物对肿瘤抑制作用比原来的天然产物更强。他所领导的肿瘤药物合成小组先后为我国医药工业提供了多种抗肿瘤有效药物 , 有的已通过国家鉴定 , 正式投产。有的正在临床试用。

  

  他最感兴趣、投入精力也最多的研究领域 , 是在天然产物化学这一方面。我国植物资源丰富 ,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 , 因而中草药的化学研究 , 一直成为有机化学家感兴趣的目标。尤其是解放以后 , 这方面的工作发展非常迅速 , 而且富有成果。粗略估计 , 分离纯化并阐明化学结构的中草药有效成分 , 已不下数百种 , 其中不少已在药厂生产 , 供应临床治疗各种疾病。但是 , 天然产物全合成的工作却极少开展。原因之一是由于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往往比较复杂 , 合成不易 , 而且国内试剂供应存在缺点 , 不少试剂须靠自己制备 , 因此做这类工作 , 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 , 对理论联系实际、学科与任务的关系等的理解经常变化 , 使得大家对短期内不易有实用价值的工作裹足不前 ,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高怡生教授认为 , 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 , 不应仅限于分离结晶 , 推导结构,而应加上全合成这一环 , 使工作形成整体。

  

微信图片_20240902105758

高怡生工作场景

  

  从 50 年代后期开始 , 高怡生就积极提倡稳步开展这样的系统工作。在他的支持和领导下 , 先后完成了莲子心降低血压有效成分莲心碱和驱虫药使君子有效成分,使君子氨酸等几个化合物从分离结晶、推导结构到全合成成功的系统工作。接着他又组织了抗肿瘤抗生素自力霉素(mitomycin)的全合成工作 , 可惜刚开始不久 , 就因文化大革命而夭折。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 这一类的工作不受重视 , 结构复杂、难度高、旷日持久、耗费又大的合成工作当然不易组织起来。尽管如此 , 他还是敢于冒受指责的风险 , 积极支持或领导了几种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从分离、定结构直到全合成的系统性工作 , 例如抗疟有效成分仙鹤草素、平喘有效成分掉菜素等。最近他又领导进行具有复杂结构的抗肿瘤天然药物美登素的全合成工作。美登素是从热带植物美登木中分离得到的具有 8 个不对称碳原子的 19 元大环化合物 , 其合成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为了锻炼干部 , 提高水平 , 他知难而进 ,鼓励并组织了一支队伍 , 领导他们设计了一条适合国内条件的合成路线。在整个工作中 , 他们尽量避免应用市场没有供应的试剂和现有设备不能满足要求的实验条件。目前这个工作已接近完成。根据需要 , 他还开展了不对称合成的研究 , 积极创造条件 , 准备在有机合成方法学方面也逐步开展一些工作。他常说 , 现在我们国际交往增多 ,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很多 , 我们也应该在国内多组织一些国际性学术会议。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刻苦钻研 , 提高水平 , 提高效率 , 用实际工作 , 体现新中国的进步 , 在国际同行中间取得声誉和地位。

  

  高怡生教授严于律己 , 也严于责人。跟随他工作过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他每天都要巡视实验室一次 , 询问每人的工作进展情况。因此每个人都注意抓紧实验 , 生怕问到自己时没有新的汇报内容。大家把他这个习惯称作“查病房”, 当时可能感到他逼得太紧 , 若干年后却都由衷地感谢他的严格督促在自己进步过程中的极大作用。对初学实验的同志 , 他的帮助就更为具体 , 每次试验经过情况 , 都要求仔细观察、详尽记录。要求他们在做探索性实验时 , 所用原料和试剂必须保证纯度 , 以免在实验失败时 , 不致因原料或试剂的不纯而影响对实验失败原因的正确分析。有一位研究生偷懒 , 在一次探索性的实验中 , 用买来的氯化亚砚试剂不经蒸馏就直接投料 ,实验失败了又没有从试剂不纯去找原因 , 结果又连续失败了好多次 , 直到采用重新蒸馏过的氯化亚枫进行实验 , 才取得了预期结果。对于每一个实验的失败 , 他都要求仔细进行分析 , 在没有得到充分证据证明这个实验确实不能进行或确实不能得到预期产品以前 , 不许草率更改设计路线。许多事实证明 , 实验失败了 , 经过周密分析 , 针对失败原因改变一些条件 , 往往可得到成功。

  

  他对青年同志的指导就是这样 , 不仅体现在选题和设计等方面 , 还体现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正因为如此 , 他带的研究生和青年同志进步成长较快 , 现在已都成为研究工作中的骨干。他虽年纪大了 , 行政和社会工作又很多 , 但仍抽出不少时间 , 听取实验工作的阶段汇报 , 提出意见 , 进行指导。对投寄学报的论文稿件 , 他都详尽审查。遇有数据不够完整 , 逻辑推理不够严谨 , 一律要求补充数据、认真修改。他要求大家对祖国医学这一丰富宝库更好地研究发掘 , 做出更多有价值的贡献 , 并且自己身体力行 , 经常考虑天然有机化学学科在本单位如何发展 , 中草药的研究如何加强等等问题 , 提出方案 , 要求学术委员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认真讨论 , 提出计划 , 着手改进 , 力求把工作做得更深、更有系统、更有特色。他常说 , 外国人都羡慕我国有这样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民间经验 , 我们在这样有利的基础上 , 决不能安于现状 , 一定要在这方面多做出一些优异成绩 , 才无愧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高怡生教授忠诚于党的科学事业 , 数十年如一日。担任领导工作 , 一贯认真负责。对每个时期党在科学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 , 他都先仔细学习领会 , 然后积极贯彻。科学院院部下达的重要文件 , 他都要反复阅读 , 并用红笔在重要段落划出记号 , 然后请其他领导同志传阅 , 共同领会精神 , 认真讨论如何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贯彻落实。他遇事坚持原则 , 坚持实事求是。不仅在科研工作中如此 , 在政治生活中也是这样。文化大革命中 , 虽然也受到了迫害 , 但他仍始终没有失去对党和国家前途的信心 , 并且坚信党的政策 , 始终没有乱讲一句不符实际情况的话。在回到实验室后 , 又立即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他刚被“解放”不久 , 某科研单位通过当时的领导找到他 , 要求协作解决一项紧急任务 , 而且要求越快解决越好。他接受任务后 , 立即组织力量 , 夜以继日地全力投入会战 , 只用两个月的时间 ,便解决了全部问题。他勤勤恳恳为党的科学事业、为培养科技骨干做了大量的工作 , 但从不夸耀自己 , 总觉得做得还很不够。目前他虽然年逾古稀 ,但老当益壮 , 在学术思想上仍然相当活跃 , 并且决心在还能工作的时候 , 带出一支在天然产物化学领域能打硬仗、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做出贡献的队伍。他经常对人说 , 科学院的研究队伍应该是国家队 , 我的任务就应该是当好国家队的教练。预祝高怡生教授在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 , 运用他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 做出更多高水平的工作 , 造就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供稿,摘自《药理学报》1982 年第 17 卷第 5 期,作者:谢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