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人,肿瘤药理学家。2009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2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获博士学位。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曾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2004—2013)。
丁 健
(1953.02— )
已经年过花甲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每天还忙碌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不仅为新药研发的每一个环节把关,还关心着每一项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自 1992 年从日本留学归来,丁健一直在潜心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新药。他的愿望从没有变过:“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28 年过去了,岁月染白了他的黑发,也见证着他不变的初心和不懈的努力。
“九死一生”却从未放弃原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事业有个美丽的开端,但丁健的做药之路,却是以失败开始的。20 世纪 90 年代初,药物所张金生教授发现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效果的天然化合物“红根草邻醌”,经过结构修饰和丁健研究组的药理学研究,最后确定为“沙尔威辛”这个抗肿瘤候选新药。“我们研究了近十年,从化合物到临床二期,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近 20 篇相关机理的论文,但因为临床未取得预期疗效最终失败。”丁健的语气中流露着一丝遗憾。
新药研发从来不会是一条坦途,从数万个化合物中筛选出候选化合物,在优化过程中又要合成成百上千的化合物,能够推向临床的,不足百分之一。十种新药进入临床,也往往“九死一生”。丁健表示,研发新药的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但这关系到百姓的需求和国家的安全。“哪怕再难也要坚持原创。”丁健坚定地说,“因为不创新,就没有出路。”
在丁健从事的抗肿瘤药物领域,有很多进口药物。不过,由于人种、环境、生活习惯不同,肿瘤的类型也有不同。例如我国高发的肝癌、食道癌和鼻咽癌,并不是国外制药公司所重点关注的。“我们中国人群中高发的肿瘤,就必须要由中国的科学家自己来研发药物。”丁健说。
丁健
让中国原创新药“扬帆出海”
2015 年,丁健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的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 A 类科技专项“个性化药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正式启动,目标是对患者开展精准治疗。这一专项以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类疾病等
中国人群高发的复杂性疾病为切入点,旨在针对敏感人群研发适合规模人群的个性化新药。“回过头来分析‘沙尔威辛’的失败,很重要一点是当时搞不清楚在临床上要治疗怎样的患者。”
丁健表示,团队 2012 年就提出了要做个性化药物的想法。为此,他带领药物创新团队搭建了符合国际规范和水准的覆盖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动物水平的系统化三级抗肿瘤药物评价平台;建设了“抗肿瘤药物研发、敏感标志物探究、耐药机制探明,以及联合用药方案制定”四位一体的药物转化研发平台;布局了蛋白激酶、表观遗传、肿瘤代谢、肿瘤免疫微环境四大研究领域,储备了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抗肿瘤药物研究管线。
“我们现在通过生物标志物来做药。目前我们有 5 个原创新药在欧美开展了临床试验。”丁健透露。
时常告诉自己“只争朝夕”
和往常一样,丁健还是喜欢待在实验室做研究,还是乐于和学生们共同分享点滴收获。他表示,能够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是团队这么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包含着团队成员和大量学生每个人的心血。自己只是作为其中的代表罢了。
丁健坦言,在抗肿瘤药物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处于“跟跑”的局面尚未突破。“所谓‘跟跑’,是指第一个靶点的发现通常是国外大药企取得的。”丁健说,“但现状在逐渐改变,差距在慢慢缩短。原先落后百米,现在可能只有三四十米的距离了。”
令人欣喜的是,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我国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可以与国际领先水平比肩而行。尤其是在个性化研究方面,我国已与世界同步开展研究,并争取一定的引领性。
“我常常告诉自己要奋发图强,只争朝夕。”丁健说,“年轻时上山下乡的经历在我心中根植下了家国情怀,我也经常和团队说,要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让中国科学家创制的新药早日走向世界。”他和团队有个共同的梦想,再过三五年,更多中国原创的新药就可以造福肿瘤患者。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供稿,摘自 2020 年 6 月 2 日《新民晚报》,记者: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