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年 7 月毕业于上海市五爱中学;1988 年 7 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88 年 8 月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参加工作,长期从事心血管活性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和分子机理研究和心血管药物的研发,是我国心血管药理研究领域著名科学家、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主要发明人之一。2018 年 4 月 11 日,因病于科研工作岗位上溘然逝世,时年 55 岁。
2018 年 11 月 16 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王逸平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王逸平
(1963.02—2018.04)
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在全国 5 000 多家医院临床应用、造福 2 000 多万患者的创新中药。其领衔研发者,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逸平。
而他自己,是一个与病魔“鏖战”了 25 年的病人。
2018年4月11日,为新药研发鞠躬尽瘁的王逸平,在办公室溘然长逝,年仅 55 岁。
王逸平研究员(左)与宣利江研究员在办公室合影(2012年11月6日摄)
最大愿望:做出“首选新药”
丹参入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但丹参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王逸平带领科研团队开始了长达 10 余年的艰苦攻关。
早期研究条件差,他们只有借来仪器,夜以继日地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逸平在实验测试中发现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特别强。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大胆推测这可能就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
王逸平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控制标准,来研制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后经临床使用证明,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高效、安全、质量稳定可控,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医药品种,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此后,王逸平又主持了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的药理学研究,目前已完成 2 期临床试验。该药对心肌细胞钠、钾和钙通道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复合型的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使药物发挥更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现已获得多个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王逸平还领导团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 50 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药学研究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王逸平曾说,他生前最大愿望是做出“世界各地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
与病魔抗争:以“有限”搏“意义”
早在 1993 年,刚刚 30 岁的王逸平被确诊患有 Crohn’s(克罗恩)病。同年手术,切除了 1 米多小肠。学医的他,非常清楚克罗恩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自己的健康只会越来越恶化。
为了节约时间,与时间赛跑,王逸平总是自己记录病情、给自己打针。他办公室的冰箱里,常备着许多针剂药品。他手写的《Crohn’s 病程记录》中,清晰记载了自己病情反复发作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在不断加重,他多次出现贫血、大量便血、疼痛、昏迷等情况,体重常年只有 100 斤左右。
但在同事们眼里,王逸平却是那样风趣幽默、开朗乐观。如果不出差,他每天 7 点多出现在单位,晚上八九点下班,甚至经常工作到深夜,周末也经常来单位加班。
由于多喝水容易腹泻,王逸平平时喝水很少,因此得了肾结石。有一次开会,他的肾结石发作,疼得只能横躺在会议室的凳子上。他和同事们到德国汉堡出差时,疾病发作,造成血尿、腹痛。疼痛难耐时,他就将自己泡在宾馆浴缸的热水中缓解。
病魔每天都在折磨着王逸平,但却从未动摇他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他经常提及“3 万天理论”:“多数人的生命最多只有 3 万天,除了吃饭睡觉,真正能用来工作的有效时间只有 1 万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
从 30 岁到 55 岁,长达 25 年时间里,王逸平以抱病之躯,先后承担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专项、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科院重大专项等众多研究任务。
生命的践行:求实、创新、协作、奉献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是我国新药研发国家队,在我国新药研发历史上,留下过许多辉煌纪录。王逸平特别珍视老一辈科学家“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的传承。
新药研发,动辄多年、耗资巨大,需要化学、药理、毒理等各个环节科学家的精诚合作。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导致研发失败。
王逸平说:“新药研发领域,没有单打独斗的孤胆英雄。”他从不计较名利得失,无私地与所有人合作;即使取得了显著成就,仍始终专注于工作。
进入 21 世纪,上海药物所开始了从“出论文”向“出新药”转变。王逸平主动请缨,前往国家新药评审中心学习。他带回的第一批宝贵经验,在药物所整个科研流程的再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来,从“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盐酸安妥沙星”的研发成功,到26 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上海药物所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原创新药,成为上海张江“药谷”的创新高地。王逸平,是上海药物所改革进取、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的典型代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供稿,摘自 2018 年 11 月 12 日新华社客户端,记者:张建松、龚雯、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