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易蓉
“绿智融合 赋能新质”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论坛举办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易蓉)为破解“不想转、不敢转、不能转”难题,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建成成果转化“一门式”行政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灵活多样的成果转化模式,目前“大零号湾”区域内共集聚硬科技企业4000余家,其中交大系“教师圈”“校友圈”“朋友圈”科创企业占比高达60%。12月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绿智融合 赋能新质”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论坛暨2024年度产融创新智库建设颁奖典礼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大零号湾会议中心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主任、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宁透露如上数据。
据介绍,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推进大零号湾发展的核心引擎,重点围绕打造“一体两翼”,一方面聚焦上海市先导产业、未来产业,依托优势学科,携手宁德时代等行业领军企业在大零号湾建设了一批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型研发平台,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另一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充分释放了成果转化活力。近三年,孵化或合规整改的科创企业共176家,注册在大零号湾的有89家,总估值、市值超700亿元。面向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将把大零号湾作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基金链深度融合的关键平台,努力担当大零号湾建设策源功能,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论坛聚集近300位来自金融、能源、信息、医疗等行业的专家学者,就绿色生物制造创新,大零号湾建设发展、产融创新智库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等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四场分论坛活动在大零号湾和交大长宁校区同步举行,围绕绿色环保与ESG、医疗创新与大健康、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发展、中外教育交流与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奖项评选盘点了2024年我国优秀企业、金融行业与高校智慧高度融合的智库建设成果,深度展示了产融智库建设的先进经验,表彰了对产融创新智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
当天,上海交大终身教育学院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