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023年9月10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20日报道,专门供晚期癌症和疑难杂症患者使用的护理设施“临终关怀住房”正在日本迅速增多。日本Amvis Holdings等3家上市公司运营的临终关怀设施数量在3年内增至2.7倍,预计在今后3年里还将增加大约1倍。国家在提倡居家养老,而对老年人度过生命最后阶段的“临终照护”承接机构短缺,这也是养老照护机构开设步伐加快的主要原因。
临终照护需求大增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称,2022年日本国内死亡人数为1568961人,比2021年增加129105人,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死亡人数中90%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与老年人共同生活并给予护理的家庭中,由其他老年人来承担护理工作的“老老护理”比例超过了60%。仅靠夫妻或子女来为老人送终还是作用不够。
临终关怀住房被寄望发挥“养老送终”的作用。临终关怀住房是指可以随时提供护理和医疗服务的住宅型收费老年公寓和附带服务、面向老年人的住宅,入住者限于癌症晚期患者和国家指定的疑难杂症患者等高度依赖医疗服务的人。它被定位成具有在医院一样安心感的“家”,入住者有外出、饮食自由以及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间,可以自由地规划人生的最后阶段。
入住者的费用负担在什么程度呢?一般来说,入住费用是每月10万至20万日元(145日元约合1美元),加上需自己负担10%至30%的护理费和医疗费,每月共花费20万至50万日元左右。
从医院到居家转变
国家的基本方针是,将费用较高的临终住院医疗转为提供居家临终照护。以相对健康老年人为对象的附带服务和住宅,很多情况下不支持临终关怀。对于需要医疗服务的人来说,已很难被普通护理机构接收,而在家的话,家人的身心负担也会很大。
在此背景下,对临终关怀住房的需求急剧增大。Amvis Holdings、日本临终关怀HD、CUC这3家上市公司在2023年3月底的设施数量合计约130家,3年内增至2.7倍。
各公司今后还将扩大设施。6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成长市场上市的CUC把募集到的大约130亿日元用于建造临终关怀住房,截至2024年3月底将开设7家临终关怀住房设施,合计达到41家。行业最大企业Amvis Holdings计划截至2025年9月底,将设施数量增加1倍,使之达到127家。对现有设施增加床位的工作也在推进中。预计截至2026年3月底,上述3家公司的设施数量至少将达到250家。
各设施除收取租金和管理费外,所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还可获得医疗保险报酬和护理保险报酬。一般来说,上门护理属于护理保险范畴,根据护理程度的不同,服务的上限已被规定好,因此客户单价往往比较低。但是,癌症末期或使用人工呼吸器的患者,作为特例适用医疗保险,可以接受上门照护,使服务提供方的收益增加。
需要高级医疗护理的人使用上门照护的次数越多,客户单价就越高。上述设施主要接收这些患者。在Amvis Holdings,使用医疗保险的上门护理服务营收额约占60%,大约30%是通过护理保险获得的收入。
临终关怀住房兴起于2010年代中期国家推进“从医院到居家”的转变之时。大部分临终关怀住房由医疗相关人员参与的企业或医疗法人运营,Amvis Holding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柴原庆一就是医生。
日本财产保险公司研究员樋口拓也表示:“人在临终阶段,有可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很难在自己家中走向生命终点。随着今后独居老人的增加,临终关怀住宅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但是,在扩大相关设施方面,护理照顾人员短缺是一个课题。据厚生劳动省估算,到2025年和2040年,护理人员的缺口分别为32万人和69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