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章城 文/摄影
2025年第3期的《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封面是少见的“达尔文兰”(Angraecum sesquipedale,中文名“长距彗星兰”),整个封面设计清新、淡雅,仿佛散发着淡淡的馨香。
2025年第3期的《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封面 上海辰山植物园科学研究中心提供
“达尔文兰”曾经亮相2020年上海辰山植物园“奇幻兰花之旅·第五届上海国际兰展”,我拍过多幅图片。
“达尔文兰”通常指的是大彗星风兰,也叫长距彗星兰,它是一种富于传奇色彩的兰花,因为与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预言紧密联系而得名。
达尔文的推测(1862年)。达尔文在研究这种兰花时,发现其超长的花距与花蜜位置的关系,推测其传粉者应是一种具有超长口器的蛾类。达尔文预言“马达加斯加一定存在一种喙长超过25厘米的天蛾。”
上海辰山植物园兰展宣传画
预言成真(1903年)。 达尔文去世20多年后,科学家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发现了非洲长喙天蛾,其喙长可达28厘米,完美契合大彗星风兰的结构。 这一发现成为协同进化的经典案例,印证了达尔文关于动植物间适应关系的理论。
近年,《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期刊SCI影响因子上升为21.949,跃居植物科学研究类期刊全球第一。这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
达尔文兰(长距彗星兰)有超长的花距
蜂鸟蛾(长喙天蛾)
蜂鸟蛾(长喙天蛾)
巴西蜂鸟
编者:汤章城,植物生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