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的前世今生

银发网 2025-03-24

作者: 陈永宁 文/摄影

  

  每当听到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总觉得这首歌的缩影就是“琼花”。只要提到琼花,隋炀帝、大运河就跳了出来;只要看到琼花,《说唐》中的十八路反王,六十四处烟尘就扑面而来。

  

  洁白如玉的琼花,竟然背负着如此厚重的历史,除了闪现出刀光剑影,还会传出鼓角铮鸣。星移斗转,人世间改朝换代,大地沧桑巨变,琼花也开了一茬又一茬,只是今琼花的模样还是古琼花的模样吗?

  

1

临水的琼花

  

  据说隋炀帝为看琼花而劳民伤财开凿大运河,奇花未看到,人却永远留在了扬州。这野史几分真实,几分传奇。人们总是要问:真有那美丽的古琼花吗?花儿永远是文人赋诗作文的对象,琼花亦不例外。

  

  有人以为最早记载琼花的是《诗经·国风·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认为琼华即琼花。其实,查证下来此处琼华做美玉解更妥。因此,较早提及琼花一词的应为唐诗,例如李白的《秦女休行》首句“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和郑损以“琼花”为题写的两首诗。宋朝颂扬琼花的诗歌很多,例如北宋王禹偁的《后土庙琼花诗》和北宋韩琦的《琼花》等等。韩琦诗中写到“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清楚地揭示琼花独一无二的特点。大文人欧阳修在扬州做太守时,也特地在琼花旁建盖“无双亭”,以示此琼花天下无双。另外一些描写琼花的宋诗,将琼花和聚八仙一花进行比较,强调古琼花有香味,而聚八仙无香味的这一差别。例如,王信《咏扬州后土祠琼花》中“谩说八仙模样似,八仙那得有香来”;又如赵师睪《琼花》:“香得坤灵秀气全,蕊珠团外蝶翩翩。亲曾后土祠中看,不是人间聚八仙”;再如楼钥《杨州琼花》:“兹从淮上来千里,非比人间聚八仙。曾有画图称小异,谅应后土爱孤妍。”尤其是宋淳熙年间担任扬州太守的郑兴裔撰写了《琼花辨》,在文中列举了古琼花和聚八仙的三大差别: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渐青,不同者一也;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蕊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此外,琼花一花九朵,而聚八仙则一花八朵。

    

2

盛花期的琼花

  

  唐诗宋文证明古琼花确实存在,但古代文人毕竟不是植物学家,除了将玉蕊花(现代植物学家吴征镒确认是白檀花)混淆于琼花外,他们对琼花的描述也不完全正确,例如他们诗文中描述的琼花并非是一朵花,而是由一个聚伞花序,很多花朵聚合形成,看上去像一朵花而已。此外,花序外周是不可孕大花,花序中心是数量众多的可孕小花。郑兴裔在《琼花辨》中提到的花蕊实际上是那些可孕小花的花蕊。

  

  根据古人对古琼花的描述与现代的聚八仙花相比,差别如下:①花型类似,但古琼花花序周边有不可孕大花9朵,比聚八仙多一朵;②古琼花花瓣颜色没有聚八仙那么白,偏淡黄;③古琼花花序中间的小花不可孕,而聚八仙花序中间的小花可孕;④古琼花有香味,而聚八仙没有香味。这样看来,古琼花很可能就是聚八仙的变异株,而且由于变异后产生的不育性和有香味的特点,在众多的聚八仙花中如同鹤立鸡群,独一无二。

  

3

完全绽放的琼花,外周8朵大花,中间一群小花

  

4

完全绽放的琼花

  

  重庆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南宋画家韩佑的画作《琼花真珠鸡》。仔细端详这幅古画上的琼花,并非每个花序都有9朵不可育大花,这符合实际情况(今琼花开花时,每个花序的大花数量也有差异,但以8朵大花为多。)一画胜千言。从外观上看,古琼花和现代的聚八仙花大致相同,和笔者心目中的古琼花形态相差甚远,觉得如果古琼花和绣球荚迷(一种从聚八仙变异而来的重瓣花)相似的话,隋炀帝千里迢迢赶来扬州欣赏古琼花倒也说得过去。只比聚八仙多一朵不可育大花的古琼花,确实谈不上是什么琪花瑶草,但是古琼花有香味,也算是奇葩了!

  

微信图片_20250327134503

琼花真珠鸡图  (宋代) 韩佑

  

  作为奇花,古琼花的生平却非常坎坷。查阅网络资料,扬州独一无二的古琼花可能是因为无法有性繁殖的原因,曾经两次被宋朝皇帝移植于开封和杭州,但都因水土不服又被移回扬州,也都大难不死又活了过来。宋高宗时,金兵南下,扬州琼花也成了金兵的掳掠目标,被连根挖走,原处则齐土铲平。可是过了一年,原处又冒出了新芽,在道士唐大宁的精心照料下,终于慢慢恢复了原状。1276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宋朝亡,扬州琼花突然死去,没有再活过来。20年后,即元至元三十三年,有位名为金丙瑞的道士在古琼花的位置移植了一棵聚八仙,以此替代古琼花。但后来历经兵灾战乱,这棵聚八仙也死了。关于古琼花的生平,清朝《琼花志》是这么说的:“郡志谓花植于汉唐,两荣于宋,一揭于金,再枯于元。”如此记载,等于给古琼花的神奇花史做了一个简洁的总结,信不信由你!但由此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古琼花灭绝后,人们始用聚八仙替代古琼花。

  

6

绣球荚迷,可能也是“聚八仙”变异而来

  

  明清时期依然还有关于以“琼花”为花名的文字记载,除了上面提到的《琼花志》,还有一些其他记载,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但人们对琼花(聚八仙花)的关注度显著减少。1953年,园林专家在江都曹王找到了琼花(聚八仙花),琼花(聚八仙花)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琼花文化也再次得到关注。1962年,在扬州大明寺平远楼发现了300多年树龄的琼花(聚八仙花)。1985年,扬州市将琼花(聚八仙花)定为市花。无独有偶,1978年,昆山市亭林园也发现了琼花(聚八仙花),树龄最大的也有300多年。2007年,昆山市将琼花(聚八仙花)定为市花。

  

  我个人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将花型和古琼花相似的聚八仙替代古琼花除了有历史传承的原因之外,其实也是一种纪念古琼花的方式,让千年大运河继续承载着洁白如玉的琼花奔流不息,延续那段有着传奇色彩的琼花历史。

  

7

中间小花尚未绽放的琼花

  

  上述可知,古琼花已经灭绝成为传奇,今琼花实际上就是外观类似古琼花的聚八仙花。让我们欣赏一下琼花(聚八仙花),以便更好地了解古琼花。下面对琼花(为便于叙述,下面不再称其为聚八仙花)做一介绍:

  

  木本花卉琼花属于忍冬科植物(新的分类将其列入五福花科),花期一般在3月底到4月下旬。看上去就像一朵花的琼花实际上是5个小花序组成的聚伞花序,其中4个向周边展开的小花序围绕一个作为主轴的小花序。周边的小花序各开2朵没有花蕊的不孕花,4个小花序正好8朵,主轴的小花序上面长着有花蕊的可孕小花。奇妙的是,虽然聚伞花序的小花序参差不齐,但开出的大花和小花都处于一个平面,看上去就像是一朵花,实际上是8朵大一点的花围着众多小花,琼花原名“聚八仙”的含义很直白了。

  

8

琼花的果实

  

  琼花的花期1个月左右,周边那8朵不孕大花自然脱落后没有结子,而中间那些可孕小花会结出绿色的幼果,但一直要到秋天果实才会成熟,先从绿色变成红色,然后再变成黑色。即,琼花开花时,是暮春初夏时一道皎白亮丽的风景线;果实成熟时,是金秋时节红黑相间的古典景色。因此,琼花不但有神奇的传说,而且还是花果皆可观赏的优良木本花卉,难怪园林部门广为种植。    


作者:陈永宁,博士、中国驻外使馆科技外交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