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不能这么扶,否则伤害会翻倍?健康爱分享

银发网 2025-06-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如今大家都知道,老年人不扛“跌”但很少有人知道,老年人同样不扛“扶”。如果说跌倒是一个公认的“健康杀手”,那么错误的“扶起”方式就是在原本跌倒带来的伤害上“雪上加霜”。

  

图片1


  立即送医?先看两个危险信号:老年人骨质较为脆弱,一旦跌倒,极易引发骨折,头部着地还可能导致颅脑损伤等严重后果。跌倒事件也会极大地打击老年人的自信心,降低其生活自理能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老年人跌倒后,准确识别危险信号是决定是否立即送医的关键。

  

  信号1:是否存在髋部疼痛

  

  若老年人跌倒后直呼髋部疼痛,且无法站立行走,极有可能是发生了髋部骨折,这也是老年人跌倒后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应对方式:立刻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前来。在等待期间,切勿随意移动老年人,以免加重骨折移位。

  

  信号2:是否出现意识模糊

  

  倘若老年人跌倒后出现意识模糊,表现为对周围环境认知能力下降、反应迟钝、言语不清等,这可能是由颅脑损伤、脑卒中、低血糖等多种严重疾病引发,需立即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应对方式:立刻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前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密切留意老年人的生命体征,若老年人有呕吐现象,需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呕吐物,防止窒息。除上述两个危险信号外,如果老年人出现大量出血、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剧烈头痛、肢体抽搐等症状,也要尽快将老年人送往附近医院。

  

  老年人该如何扶?3分钟,分3步走

  若老年人意识清醒,且无明显骨折、脊柱损伤等状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考虑将老年人扶起。需要注意的是,若老年人损伤部位肿胀越厉害、瘀斑出现越早,说明损伤越严重,可能存在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搀扶时务必谨慎。扶起老年人的过程必须遵循科学方法,每个步骤都要谨慎操作,避免给老年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 轻轻支撑老年人的背部和臀部,缓慢将其侧身,使其呈侧卧位后,慢慢地让老年人用手和膝盖着地。

  

  2. 将一张不带滚轮的椅子或支撑物放置在老年人面前,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支撑点,让老年人将手放在椅子上,借助椅子的支撑力,慢慢调整姿势为单膝跪地。

  

  3. 再找一张不带滚轮的椅子或支撑物放在老年人身后,轻轻辅助老年人用自己的手臂和腿部力量撑起站立,并引导其缓缓坐在身后的椅子上。

  

  搀扶重点

  

  1. 要注重动作的协调性,避免用力过猛。

  

  2. 在坐下前,让老年人先用手触摸椅子,确认位置准确后,再慢慢坐下。

  

  3. 为了防止突然的体位改变引发血压波动、头晕心慌,整个搀扶过程要慢,至少需要3分钟。

  

  备好应急包,减少跌倒伤害。除了在跌倒时进行合理救护,我们还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准备家庭应急包,从而有效降低跌倒二次伤害发生的风险,为老年人的救治和康复提供保障。

  

  急救毯

  在老年人跌倒后,尤其是在寒冷环境中,急救毯能有效阻挡外部寒冷空气对老年人体温的影响,减少热量散失,帮助老年人维持正常体温;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还能充当担架替代品,用于搬运受伤老年人。

  

  骨折夹板

  当老年人跌倒骨折时,骨折夹板可起到固定骨折部位的作用,防止骨折断端移动,从而减轻疼痛,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

  

  紧急呼叫按钮

  这是老年人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救命稻草”。它通常操作简便,老年人只需轻轻按下按钮,就能向预设联系人发送求救信号,如子女、邻居或急救中心。一些先进的紧急呼叫按钮还具备定位功能,能实时向救援人员发送老年人的位置信息,大大提升救援效率。对于独居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言,紧急呼叫按钮是他们的重要安全保障。

  

  其他

  如消毒棉球、碘伏、创可贴、绷带等,这些物品可用于处理老年人跌倒后的擦伤、划伤等轻微伤口,防止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本文部分引用自《扶起跌倒的老年人,如何避免好心办坏事》。原文刊登于《祝您健康》杂志2025年5月。原文作者为南京市急救中心党办(宣传办、监察室) 主任国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