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碧柯文苑 文/摄影:汤章城
经典古诗词,流淌千年长河,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不经意间发现,古诗词对于乐见昆虫的描述,贴切无比、惟妙惟肖,不愧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有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还多。昆虫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一般有两对翅,三对足。昆虫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
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人类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一些昆虫自身的产物,如蜂蜜、蚕丝、白蜡等是人类的食品及工业的原料;昆虫又是2/3有花植物的花粉传播者;一些昆虫能分解大量的废物,把它们送回土壤完成物质循环;一些昆虫在维持某些动植物之间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说,昆虫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竞争者,它们大量地毁掉人类的粮食及农产品(收获前与收获后),世界上每年至少有20%~30%的农产品被昆虫吃掉,它们破坏房屋建筑,传播多种人畜疾病,造成人畜死亡。总之,昆虫对人类的利害关系十分密切。
昆虫同人类构成复杂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昆虫食性的异常广泛。人的益害观是从对人的经济利益和身体健康的观点出发的。昆虫有益虫和害虫之分(对人类自身利益而言)。
益虫
有益于生产和生活的,如蜜蜂、螳螂、蜻蜓等。
害虫
危害人类生产的,如蚜虫等;危害人类生活的,蟑螂、苍蝇、蚊子等。
益虫和害虫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人类,益虫也会做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事,只是程度和生活的阶段不同罢了。蝴蝶和蛾幼虫可能危害作物,但是成年后却会为植物传播花粉。有些害虫本身营养价值很高,可以被人类食用,或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药材。
古诗词流露出了古人对昆虫的认真观察,细致入微,力作描绘,入木三分。充分展现出昆虫的体态美、功能强、寓意深。
蝴蝶
处处炫艳“穿花蛱蝶深深见”“留连戏蝶时时舞”——唐·杜甫
蜜蜂
万分勤劳“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明·吴承恩
蜻蜓
水面精灵“一片风光谁画得?蜻蜓倒挂掠波心。”——南宋·陆游
螳螂
满满自信“身狭牙尖大肚皮,脚前乔立仰头窥。”——南宋·贾似道
比较
比较蜻蜓、蝴蝶和蜜蜂的体态区别,“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唐·韩偓),确切无比。
关联
关联蝴蝶和蜻蜓的生活习性,“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点到关键。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现实的存在必有其内在道理和合理性。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各得其所,互利共赢。
汤章城,植物生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