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纪实(2)

银发网 2025-09-01

来源:新华社   2025年08月05日


  2021-2025,时间的脚步走过又一个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即将收官。

  

  “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踔厉奋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阔征程上,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

  

  5年间,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中国答卷举世瞩目,中国道路更加宽广,中国力量不可阻挡。

  

  勇立潮头 坚毅笃行——“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建成全球数量最多的5G基站,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

  

  “十四五”时期,一个个“第一”“最多”“最大”,彰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巨大转变。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从“主题”,到“首要任务”,再到“硬道理”,高质量发展贯穿“十四五”时期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国力。”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今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生产车间里,总书记不时驻足察看,详细了解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他指出:“实体经济不能丢,实体经济里边的传统产业不能丢,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5年间,从实验室、研究院,到制造业企业、工业园区,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指示,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作出部署。

  

  5年间,中国站上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的创新制高点,拥有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5年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到这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出台实施,只用了10个月时间,海外媒体评价“具有里程碑意义”。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5年间,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和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瞄准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谋划推动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迈向深入,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逐步健全完善……

  

  2024年7月18日,党和国家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响彻神州大地。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举措渐次推出,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安排及政策措施向海内外发布: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改革越深入,对开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5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或出席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主场外交活动,向世界传递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音;中国连续多年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践行“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的坚定诺言。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的真诚邀约,宣示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为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忧患意识和深远的战略眼光,在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树立底线思维,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

  

  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把能源安全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强调“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科技强军战略,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

  

  5年间,我国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目前已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