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老干部处
9月3日,市科技工作党委老干部处组织市科技机关退休老同志,通过电视、手机等方式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按照预定计划,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九·一八事变” ,进而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为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卢沟桥抗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此后,中国人民毅然奋起,英勇抵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历时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决议的形式,正式确定每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出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日为9月3日。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至此,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
此次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其中,阅兵式环节,受阅部队在长安街列阵,光荣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检阅。分列式环节,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次阅兵,编设45个方(梯)队。其中,空中护旗梯队,由多型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以护卫旗帜、编成字符、悬挂标语等方式,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军队不断发展壮大,向全世界昭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这次阅兵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既注重历史传承,又富含时代特色;二既体现军兵种特色,又展现一体化联合;三既有传统主战力量展示,又有新域新质力量参阅。
新华社图
新型作战力量的加入,更是此次阅兵的一大亮点。无人智能装备可以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水下作战装备拓展了军队的作战空间,网电攻防力量保障了军队的信息化安全,高超声速武器则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这些新域新质力量的参阅,体现了我国军队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这次阅兵,彰显了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中国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是一场震撼世界的盛会。
核导弹第二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图
看完“阅兵”后,老同志们深深为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强大而自豪,他们始终坚信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容扭曲。他们纷纷表示,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有关精神,做好表率作用。人虽退休,但党性不会退休,将一如既往地为上海和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关心国家和军队的高科技事业发展,永远铭记历史、捍卫和平、为振兴祖国奉献余生。
倪心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原党办主任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看了真是使人热血沸腾!
回首往事,不能忘记中华儿女被日本入侵烧杀抢劫的苦难血泪史,也不能忘记为反抗外来侵入而牺牲的英雄们。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阅兵看到了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看到了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国家的繁荣昌盛,强大的祖国正挺着胸膛坚实地豪步前进!阅兵显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威武,誓死不屈的精神,必将威慑敌人野心,正义必胜。
我们离退休老同志要在党中央习总书记领导下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正能量,做稳定社会的促进派,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量。
李平 上海市地震局原副局长 退休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电视实况转播,心中感慨万千 。
看着阅兵式上那整齐划一的方队,听着那气势恢宏的呐喊,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三军将士们以飒爽的英姿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军人的傲人风采,他们的每一个步伐、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强大的自信与力量 。那一辆辆先进的武器装备缓缓驶过,更是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这些先进装备是中国一代又一代国防科技工作者励精图治的光辉业绩,也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丰硕成果 。它们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正在从“站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已经拥有了与泱泱大国相匹配的国防力量,我们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彰显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这场阅兵式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继续学习,保持思想先进性,坚持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相信,在中华民族共同努力下,未来必将展现一幅更加绚丽壮阔的复兴画卷。
黄兴华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
9.3纪念抗战胜利日
八十年前狼烟息,
猖狂鬼子咽了气。
今朝纪念胜利果,
落后该打永牢记。
烽火淬炼民族魂
八十载沧桑,抗战精神如炬长明。作为东北儿女,不忘白山黑水间,抗联精神凛冽如刀。杨靖宇、赵尚志等将军饮雪食棉,孤军血战,以“宁死不屈”的脊梁撑起东北山河;八月份入太行深处,太行山精神铸就铜墙铁壁,军民以石碾为械,肩扛手推筑机场。地雷战、游击战让日本鬼子寸步难行,彰显“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坚韧;黄土高原上,南泥湾精神破土而生,八路军战士一手握枪、一手挥镐,“自力更生”垦荒田,将荆棘之地变为“陕北江南”,为持久抗战注入血肉粮仓。延安窑洞的灯火,则燃起延安精神的灯塔,整风运动锤炼思想,团结御侮凝聚民心,“为人民服务”的旗帜下,民族气节与必胜信念化作燎原星火。
抗战中,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精神汇作洪流,终洗刷百年屈辱。今日山河无恙,我辈当以自强拼搏续写和平华章——因历史昭示:惟团结可御外侮,惟奋斗能兴家邦!
王世杰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原研究员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纪念日。我全程观看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整个过程令我无比激动,尤感自豪。
在今天的阅兵仪式上,中国向全世界展示最先进的装备,来护卫正确的二战史观,宣示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前景。驶过长安街的钢铁洪流,不仅是对中国长达14年的艰难抗战中亡去的3500万同胞最深切的告慰,也是对现实中魑魅魍魉的最严厉的警告。
回顾祖国的发展,一路颠簸坎坷。但即使这样,依然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上下5000年的文明可以说明一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奋力前行的脚步更是无声的印证。团结如钢,无坚不摧。众志成城,无往不胜。
在中国共产党尤其是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当亿万群众为同一个梦想行动时,这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历史彰显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我们尤其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