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食参考
中老年人要想知道血管堵没堵,站起来走一走就知道了。如果出现以下 6 个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
1. 快走 200 米就出现胸闷胸痛;
2. 走路时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
3. 走路时心脏感觉有点疼;
4. 走路时感觉手掌发麻或颜色发紫;
5. 动几分钟就会觉得双腿乏力、肌肉酸痛;
6. 走路时双臂的血压或者双腿的血压有很大的差别。
这些往往都提示可能会有血管闭塞或者是严重狭窄的问题,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非常注意。
其次,如果中老年人经常会有头晕、平衡失调、走着走着往一边歪的情况,也要警惕可能是血管堵塞。
走路姿势还能看出这些疾病
大多数时候,走路姿势只是个人的习惯,但如果走路姿势突然出现以下几种异常,而且快速进展,可能预示身体亮起红灯,特别是关节、肌肉、神经可能出现问题。
1、企鹅步
预警:帕金森
走路时如果出现一边手臂摆动正常,而另一边几乎不动,这样不对称的动作,可能是帕金森的症状。这种走路姿势像企鹅,也俗称“企鹅步”。帕金森早期干预可减慢病情发展。当发现自己起步比较困难,起步后步伐小、速度越来越快,像往前冲似的步态时,及时就医。
建议:赶紧去神经内科。万一确诊是帕金森综合征,要配合医生坚持用药治疗,改善症状,千万不要随意停药或换药。平时走路慢一点,下雨天最好别出门。家里地面保持干爽,避免湿滑。
2、剪刀步
预警:脑梗塞前兆
走路时,迈步像在画圈,两边膝盖常常贴在一起,走路姿势像一把剪刀一样,或是脑梗塞前兆!因人体众多神经、血管都分布在双腿,脑梗塞会使偏侧肢体出现活动障碍,造成患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所以患者在行走中会以健康的腿做支撑,患侧肢体因腿部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缩,在行走时靠身体的力量和惯性甩到前面,像圆规一样画了半个圈,从背后看形似剪刀!
建议:需要改善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情况,一般要用巴氯芬、肉毒素等药物(需要医生诊断)或结合康复治疗!平时可以对僵硬的肢体进行按摩,做一做被动活动。用手帮着活动一下膝盖、脚踝等关节,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哦!
3、走路一跛一瘸左右摇晃
预警:髋关节疾病、脊柱侧弯
两腿长短超过2厘米以上,走路时就会出现明显的躯体摆动,除了先天性“长短腿”之外,后天疾病,比如脊柱侧弯、髋关节退变、股骨头坏死、骨盆倾斜都有可能导致这种跛行现象的发生!
比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之后,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头上移,加之髋关节僵硬,骨盆的代偿性活动度减少,这样就会出现长短腿的现象或者跛行。
4、走路步速变慢,步幅变小
预警:膝关节硬化
健康的成年人迈出一步大概在 75 厘米长度左右,若感觉自己迈的步子越来越小,比如减小到40厘米,甚至20厘米时,可能是膝关节或髋关节开始硬化了。就像腰疼时会弯着身子走路一样,疾病开始时,身体会出现自然保护反应,关节僵硬后活动范围自然就减小了。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下降,关节表面耐摩擦的软骨会自然退化、萎缩,再加上一些轻微的损伤,自然会引起关节周围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等一系列症状。
5、走路姿态像喝醉酒
预警:小脑萎缩
小脑病变后就会对脚迈出的距离、速度以及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导致肢体打软,走起路来晃晃荡荡像喝醉酒似的,走不到一条直线上,摇摇晃晃,学名叫做共济失调的步态。
一般来说,小脑萎缩与机能退化有关,以老年人多见,如果没有饮酒但突然出现了醉酒步态,要赶紧去医院,排查是不是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小脑萎缩等疾病。
6、走路总是腿疼腿酸
预警:骨关节炎或下肢动脉狭窄
如果在走路时感觉膝关节疼痛,有可能是退行性骨关节炎,需要减轻体重并且充分休息,减少膝关节的过度活动。如果是走路时感到小腿发酸、乏力,但休息后可以缓解,则是间歇性跛行,可能是下肢动脉出现了狭窄、供血不足所导致的,常发生在“三高”患者中。
7、走着走着往一边歪
预警: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有些中老年人或会有头晕、平衡失调、走着走着往一边歪的情况。进一步检查发现原来是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症状,也就是大脑里面的血被胳膊“偷”走了,这种情况临床上称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如果上肢缺血会在运动时诱发的手臂疼痛、疲劳、发凉、感觉异常或麻木。
8、平地走路总是绊脚
预警:神经损伤或脑部疾病
走路时,即使走在平地上也总是绊脚,则可能是运动神经损伤,比如衰老导致的小脑萎缩,脑梗塞、脑出血造成的小脑功能障碍,或者是长期酗酒导致的神经损伤等。
9、走路常常感觉乏力
预警:大动脉炎
走路时如果感觉乏力,并不一定是体弱,还有可能是患上了“东方美女病”。医学上叫做“大动脉炎”,病情凶险,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大动脉炎属于风湿性疾病,是一种血管炎,多发在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会致动脉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还会继发形成血栓和夹层动脉瘤。多发于亚洲国家的年轻女性中,因此被称为“东方美女病”。
年轻女性出现高血压、一侧肢体发凉、麻木、血压减低或无脉、活动后气促、视力减退、视野缺失甚至失明等症状时,需要考虑大动脉炎的可能。而一旦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表现,应该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排除血管炎等疾病,尽早确诊,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