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碧柯文苑 文/摄影: 陈永宁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知的植物种类达到43万多种。假使一个人每天认识一种植物,穷其一生也不会超过3万种。
但有极少数植物通过影视和文学作品,尤其是自媒体的渲染后,率先成为大众熟知的植物,犹如茫茫人海中的各类明星,这些植物可称之为“明星植物”。笔者曾在《解读花明星》一文中,介绍过“山丹”“波斯菊”“金达莱”“马兰花”“雪绒花”和“鲁冰花”等6种植物,下面再继续介绍几种也是大众熟悉的、具有明星范的植物。
苦菜花,迎春花
山菊花
这是3种在作家冯德英家乡野地里常见的植物,被冯德英采摘下来作为自己小说的书名后变得星光闪烁,冯德英自己也被称为“三花作家”。三花中,苦菜花早早就被拍成了电影,插曲《苦菜花》更是娓娓动听,成为经典影视歌曲。由于民间称之为苦菜的野菜至少有9种之多,一时间难以确认苦菜花的身份。后来,有幸得到冯德英家乡(山东乳山籍)博友的帮助,确认其笔下的苦菜花学名为“中华小苦荬”。
苦菜花
翻阅资料,发现迎春花早在成为冯德英小说的书名前,从1942年起“迎春花”就多次成为电影的片名和歌曲名,但这些“迎春花”更多的是具有文学含义或泛指春天里开的花,和真正的植物迎春花无关。2005年,小说《迎春花》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迎春花”再次作为“花明星”进入大众视野。作家冯德英虽然不是植物学家,但他从大自然走来,他眼里的迎春花是否就是公园里常见的迎春花,尚待求证。
迎春花
山菊花是“三花”中的幺女,最得冯德英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书稿失而复得的原因。小说《山菊花》分上下集出版,下集还未出版,上集就已经被拍成电影,女主角是我们熟知的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倪萍。现实中的“三花”都是乡野花卉,变成“花明星”后依然纯朴、低调、不张扬。虽然不是“追花族”,但笔者还是非常希望有机会在春天前往胶东一睹“苦菜花开满地黄”的壮观景色,顺便咨询一下当地人眼中的“迎春花”和“山菊花”到底长啥样。
山菊花
母亲花
“母亲”是世上最伟大的名词,使用再溢美的形容词也不会过分,但母亲花为何花呢?实际上,母亲花就是常见的萱草花(又叫黄花菜、金针菜),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寻常花卉。唐朝孟郊《游子》一诗完美诠释了萱草成为母亲花的来由:“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古时,萱草多植于住宅的后院,即女眷们居住的北堂。此外,古代人悬挂的牌匾常有椿萱二字,椿指父,萱指母。近年来花语盛行,萱草成为母亲花是顺理成章。由于萱草花在夜晚开花,单朵花的花期一般只有一天就凋谢了,不适合做插花。因此,母亲节时最畅销的鲜花还是西洋文化中的母亲花——康乃馨。
萱草(黄花菜、金针菜)
紫罗兰和勿忘我
喜欢外国文学的人都熟悉这两种花名,都知道它们代表浪漫和爱情。紫罗兰英文名是violet,就是一种紫色。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提到紫罗兰,脑海里会出现身着紫罗兰天鹅绒长裙的明星和模特,让你觉得紫罗兰就是靓丽、典雅、华贵的象征词。现实中,紫罗兰是一种十字花科的植物,和常见的二月兰,也叫诸葛菜的非常相似。紫罗兰以前是只闻其名,难得一见,反而有一种神秘感。现在上海的各大公园多有种植,单瓣、重瓣,以及各色品种应有尽有,但颜值和心中的紫罗兰相差甚远,真是相见不如怀念了!
紫罗兰
紫罗兰
勿忘我这一花名是从英文花名“Forget me not”直接翻译过来的,含意直接了当,送给心上人再合适不过。勿忘我有“蓝、紫、粉、黄、白”等多种颜色,还有一个其他花卉难以匹敌的特点,即勿忘我很容易制作成干花并保持颜色不变。因此,勿忘我适合长期摆放在案头,真正地让心上人“勿忘我”!
勿忘我
茉莉花
和其他明星植物成名的方式不一样,茉莉花是因香而出名。例如江浙沪女子都喜欢茉莉花的香气,将茉莉花做成胸花或手串。茉莉花还被用来窨制香茶。在国外,外国茶友将茉莉花茶视为茶中极品。可能是爱屋及乌,外国友人不但喜欢茉莉花茶,还特别喜欢起源于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这首曲子经常被外国合唱团选为合唱曲目参加与中国有关的活动。一曲《茉莉花》竟然成了连接中国和外国的友好纽带和桥梁,茉莉花是货真价实的“花卉外交官”。
茉莉花
茉莉花
红花石蒜
红花石蒜是一种美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山坡、溪边、石缝、墓地周围都能生长,和很多植物一样,红花石蒜也是先开花后长叶。
红花石蒜
但红花石蒜这些生长习性却惹来一些闲言碎语,例如,在墓地周边生长的花带阴气,花叶不见面是不吉利的象征,等等。更有甚者,一些自媒体还引进日本对红花石蒜的解读,什么彼岸花、曼殊沙华,将红花石蒜搞得阴森森的。
红花石蒜
其实,红花石蒜就是植物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是百花仙子美丽的小女儿,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瞧瞧,每年红花石蒜开花时,美女们争先恐后与其合影,只是苦了专职保护红花石蒜的保安大哥们!
陈永宁,博士、中国驻外使馆科技外交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