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吃月亮

银发网 2025-09-29

来源:碧柯文苑      文/摄影:汤章城

  

  “天狗吃月亮”是流传已久、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人对月食现象的通俗说法。

  

  月亮是围绕地球旋转、本身并不会发光的小星球,人们所看到的明亮月光是太阳光所赋予的。当太阳、地球、月球相对运动达到近似直线排列时,地球遮挡太阳光,导致月球表面暂时变暗的天文现象,即称之为月食。

  

  根据遮挡程度可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月全食过程又可以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等阶段,而月全食因大气散射红光形成“红月亮”。中国最早的月食记录见于殷商甲骨卜辞“旬壬申夕,月有食”,约在公元前1300年(本人并非从事天文专业,纯属“现买现卖”,因此描述不排除可能有误)。

  

  在自然现象中,月食可以被列为最著名的天象之一。在我国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不管人们是否相信这些传说,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这并不重要,但它反映出自古以来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的强烈关注。

  

  首先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让人们深刻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巨大和不可抗拒,天上的月亮居然也能被“食之”。其次是提醒人类的渺小。古代的人们在遇到月食等自然现象时,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自然的宽恕和保护,反映了人们对自身渺小的认知。最后是对勇敢和团结的赞美。天狗吃月亮过程中,人们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并没有退缩,他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驱赶天狗,最终成功地拯救了月亮,使月亮得以恢复原来的面貌。这种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是“天狗吃月亮”神话故事的重要寓意之一。

  

  2022年11月和2025年9月,在上海地区,笔者有幸两次见到了月全食。由于发生时间或云层厚薄等问题的影响,每次拍摄到的过程照片都不完整。但是,整合起来从初亏到复圆的月食过程就都完整了。(图1-5)每张图片中,左图为自动挡拍摄,右图为手动挡拍摄,调整了曝光的时间。

  

1

2

3

4

5


  但是,要拍好月亮的照片虽不难,但也并非易事。使用相机的自动挡拍摄月亮,一般就是一轮明月,看不清月亮的真实面貌。根据我的经验,建议要用手动档,设定较短的曝光时间,大约1/100秒以上。如果能变焦100倍左右,再通过电脑截图放大,月球表面的海和环形山就清晰可见了。

  

  上海天文台原台长赵君亮先生告诉我,要拍清楚月亮的环形山,最佳时间不在满月时,而是在太阳光斜射到月亮时,环形山一侧的阴影把山体清楚地勾勒出来。现在,用一般的数码相机就能做到,对比由科学家绘制的月球标准图,月球表面景象就一目了然了(图6-8)。

   

6

7

8


  明亮的或真实的月球图片经过艺术处理,人们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种种所期望的、有一定艺术感的、虚幻的图片(图9-13)。

  

9

10

11

12

13


  汤章城,植物生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