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原创 常笑健康
医学上,癌症,是指恶性的肿瘤;炎症,是指机体对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
表面上看,两者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近年研究表明:大约1/5的癌症患者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炎症是癌症的帮凶!
3种常见炎症不要拖延
炎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治疗的,而癌症的治疗难度比较大,所以如果能在炎症阶段将其治愈,便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以下3种常见的炎症已有明确证据显示可进展为癌症,尤其要注意:
肠炎——肠癌
结肠炎分结肠克罗恩病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转变为癌症的概率更大:8年以上癌变的几率低于1%,以后每年患癌几率增加0.5%~1%,20年以上的癌变几率达5%~10%。
但只要及时就医,定期观察随访,可防止癌前病变向癌进展。
肝炎——肝癌
肝炎病毒和脂肪肝都可能导致肝癌。有数据显示:肝炎病人转变为肝癌的概率约0.3%。
肝癌早期大多数人没有症状,因肝脏内部没有感受疼痛的神经。只有肿瘤长得很大,或侵犯了肝脏的被膜才能感到疼痛,可这时发现大多数已经到了晚期。
胃炎——胃癌
目前认为,轻度萎缩性胃炎一般可通过治疗逆转;中重度的及时干预,大多数也不会进展为胃癌;少数重度萎缩性胃炎会癌变。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为胃癌,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度相关。
因此一定要积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放任不管的话,只要5~10年,胃癌就来了。
“促炎”饮食加速癌变
炎症十分狡猾,早在身体出现明显的症状之前就可能已经潜伏在我们体内了。
在炎症对身体的影响程度上,饮食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日常生活中,这些食物属于促炎食物:
高糖食物、精致碳水食物
像大米、馒头、面条、面包等精制碳水化合物,还有蛋糕、巧克力等甜食,吃完后容易升高血糖,导致胰岛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水平升高,并增强了一些酶的活性,进而提升体内炎症因子水平。
含反式脂肪的零食
食品包装上有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这样的字眼时,这些食品中大概率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会造成脂质代谢途径紊乱,升高多种炎症因子的水平。
红肉、加工肉类
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培根、热狗等加工肉,都富含饱和脂肪
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是炎症的温床。
并且,高温烹调加工肉类,会产生一种糖基化终产物,这种物质也会引起炎症反应。
酒精
酒精不仅会加重肝脏负担,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健康细菌,破坏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诱发炎症反应。
研究显示,饮酒的人,血液中的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的水平会升高。而且喝的酒越多,炎症水平越高。
吃对饮食给身体“消消炎”
今年初,中国抗癌等协会共同发布了《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重点推荐下列6种抗炎食物。
全谷目前较为公认的全谷物有小麦、大麦、水稻、燕麦、玉米、小米等。他们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膳食纤维可改善肠道健康,是肠道菌群的“好养料”,其代谢产物可促进机体产生抗炎细胞因子,提高机体抗炎能力。
多不饱和脂肪酸
研究显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影响免疫细胞功能和抑制炎性因子作用。
常见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植物型食用油,如大豆油、菜籽油等;水产品,如鱼、虾、贝类;白肉,如鸡、鸭、鱼肉等。
蛋白质
吃优质蛋白质较多的人,与吃得少的人相比,拥有更健康的炎症指标。
而蛋白质的最好来源就是鱼、家禽、鸡蛋、乳制品、豆制品、坚果等。特别是鱼类,富含抗炎的omega-3脂肪酸。
蔬菜水果
蔬果中也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大家每天要补充30g膳食纤维,所以每天要吃500g蔬菜、350g水果,蔬菜以深色菜、叶类菜为主,水果应季吃。
而当你饮食摄入不够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膳食纤维补充剂额外补充。
茶
不管是红茶还是绿茶,都具有抗炎生物活性。茶中的茶多酚是一类抗氧化、帮助抗炎的物质,能够阻断致癌物质在人体内的合成,同时还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和突变。
辛香调味品
咖喱、生姜、大蒜、辣椒、肉桂、迷迭香和百里香等,这类食物含有大量天然抗炎物质,如姜黄素。
2023年5月国家注册营养师谷传玲根据文献研究,整理出了12种“抗炎王者食物”,也可供大家在日常饮食中参考。
此外,高温烧烤、熏制、炭烤等烹调方式也会带来促炎物质,因此也要做到少油、少盐、少添加,少吃腌制和烤制食品,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加工方法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