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碧柯文苑 文/摄影: 陈永宁
很多事情都是有缘分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还是小学生时,就读过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在西双版纳丛林中找到药用植物萝芙木的故事。
多年后的2009年,我随单位组织的学习考察团来到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亲眼看到了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手植的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
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手植的“柬埔寨龙血树”
巧的是,2010年去葡萄牙工作,在葡萄牙认识了一种植物也叫龙血树,树形和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柬埔寨龙血树大不一样。上网检索查阅,方知龙血树不是一般的树。
故事是这样的:我国有一种传统中药材叫血竭,具有活血散瘀、止血生肌、消肿止痛等功效,中成药七厘散的主要成分中就包括血竭。血竭实际上就是植物分泌出来的红色树脂,来源有天门冬科的龙血树和棕榈科黄藤属植物,产自棕榈科黄藤属植物的血竭也称为麒麟竭。
龙血树
历史上,这两种血竭都是舶来品。植物学家蔡希陶经过考证发现,真正的血竭应是唐宋时代从西域丝绸之路传来的非洲血竭,其基源应是龙舌兰科(现在重新分类归入天门冬科)植物龙血树(Dracaena draco)树干产生的树脂,而不是棕榈科黄藤属的植物。在交通不便的时代,从非洲进口血竭难度很大,这也可能是产自东南亚的麒麟竭取代非洲血竭的原因之一。
龙血树开花
蔡希陶先生带队在西双版纳丛林中找到了和龙血树同科同属的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近年来通过基因分子学研究,最后该树种确定为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其分泌的树脂成分与非洲血竭相似,从而打开了国产血竭的大门。
我第一次看见龙血树是在葡萄牙里斯本阿茹植物园,其中一棵长得快散架的龙血树号称树龄300多年,是该植物园的镇园之树。
镇园之树
有意思的是,在我们单位大院的一个角落里也有一棵龙血树,我却迟迟没有发现。葡萄牙的龙血树的树形和我在西双版纳植物园看到的柬埔寨龙血树差别很大,我想这并不奇怪,因为两者同科同属不同种。
龙血树的果实
柬埔寨龙血树茎干光秃秃的,茎干上原来的老叶都脱落了,只有顶端还有一丛叶子,而我在葡萄牙看到的龙血树分叉更多,树冠像一把伞,而那些尚未长成伞形树冠的龙血树其分枝粗壮浑圆,像极了电影中哪吒的胳膊。
皮库岛上的龙血树
认识龙血树以后,发现里斯本很多地方都有龙血树。后来我们到马德拉群岛旅游时,发现马德拉群岛上也有很多龙血树,那时我还不知道马德拉群岛是龙血树的故乡。
2013年,我前往亚速尔群岛出差,在皮库岛上看见成片的龙血树,非常震惊。开始以为是人工林,后来发现林子边上立着一块参观指南,这才明白这片林子是龙血树自己成林的。参观指南里言简意赅地介绍了龙血树,据称龙血树是大西洋马卡罗尼西亚群岛的特殊树种,除了作为观赏植物外,早先还利用龙血树的红色树脂作为染料、清漆、封蜡等。很有意思的是,参观指南的标题是:Shrine of the Dragon Trees. 将龙血树林子称为Shrine(圣地),很好地诠释了葡萄牙政府和民众喜爱和保护龙血树的意愿。事实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亦已将易危的龙血树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马德拉岛上的龙血树
马卡罗尼西亚群岛包括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和佛得角。佛得角是非洲国家,亚速尔和马德拉属于葡萄牙,加那利属于西班牙,但地理上,马德拉和加那利靠近非洲海岸。此外,索科特拉群岛上的龙血树(Dracaena cinnabari)也能生产血竭。索科特拉群岛属于也门,但地理上也靠近非洲。国内将龙血树产生的树脂称为非洲血竭,可能源自于此。
故事结束之前,有必要再提一下麒麟竭。麒麟竭并非产自天门冬科的龙血树,而是产自棕榈科黄藤属的植物。非洲血竭和麒麟竭成分不一样,但它们的功效是否相同或相似,这是中医药学研究的范畴,已经超出笔者的知识范围,恕无能力对此发表意见。
龙血树
最后建议去葡萄牙,尤其是去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旅游的朋友,不妨将观赏龙血树列入您的旅游观光计划,这种遮阳伞一样的奇特植物,不会让您失望的!
陈永宁,博士、中国驻外使馆科技外交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