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打造千余场自然科普活动

银发网 2025-10-2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0月18日电(记者陈浩明)以“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创新绘就绿色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于18日正式启动,将聚焦“科技创新”“宜居城市”“两山实践”等内容,通过国际交流活动、环保科普活动等方式,构建公众深度参与自然保护的科学实践网络。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表示,作为一项以自然保护为主题的大型科普教育公益活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自2015年创办以来,广泛吸引全球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已逐步发展成为展示城市绿色发展成果、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围绕生态文明对话交流的国际平台。

  

  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将整合优质科普资源,以“科技”为主线为公众打造超千场特色活动,举办地点包含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科研院所、动植物园、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地标、人气商圈等场所。

  

  具体来看,39家“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和90家“上海市环保设施单位”将集中向公众开放;全市动植物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机构等将开展“沉浸式”探索等系列科普活动;上海自然博物馆将牵头开展“我的自然百宝箱”系列活动,推出“上海昆虫家谱”“路杀生物调查”“崇明东滩鸟类调查”等5个公众科学项目;举办主题摄影展、手机随手拍大赛、主题科普影视展映等特色活动。

  

  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还发布了5条“City Walk”自然科普路线和11条生态研学路线,让市民在行走中体验生态与人文的融合,亲身体验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成果。

  

  针对青少年群体制定的主题活动,已吸引全市近千所学校学生踊跃参与。例如,借助科普播客、在线问答等形式传播鸟类知识,引导青少年走进自然了解身边的鸟类;鼓励青少年亲手绘制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细致观察自然现象与物种特征;带领青少年开展城市生态调查,发掘并记录隐匿于城市角落的自然故事,形成调查报告等。

  

  据悉,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水务局、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