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碧柯文苑 文/摄影:汤章城
在贵州多山美丽的游览胜地中,有一座充满佛教文化气息的大山——梵净山。梵净山名字来自“梵天净土”,“梵”代表佛教修行的高远境界,“净”形容这里纯净无染的自然环境。这两个字正好体现了梵净山作为佛教圣地的特点。1608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黔记》中就提出“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
凡到过梵净山的游客,无不为她雄、奇、险、峻的美丽景观所深深震撼,常常会好奇,这些奇特的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她从哪里来?她要向哪里去?
梵净山,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总面积为775.14平方千米。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其标志性景点有:月镜山(老金顶)、红云金顶(新金顶)、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等。
老金顶海拔2493米,是梵净山第二高峰。因月光下石壁经常出现弥勒佛为众生说法的图像,又名“月镜山”。老金顶上建有燃灯殿,供奉燃灯古佛。
新金顶海拔2336米,垂直高差达百米,是三座金顶中最险的一座。晨间经常被红云瑞气围绕,因此也被称为红云金顶。新金顶上半部分被“金刀峡”隔成两座孤峰——南面建有释迦殿,北面建有弥勒殿,中间由天桥连接。
查阅资料始知。梵净山是中国南方最早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地方之一,距今约14亿年。梵净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保存了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并孑遗着7000万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种,繁衍着野生动植物7100多种,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
梵净山还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梵净山的佛教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兴盛是在明代。明初开始建寺庙。万历年间,朝廷正式赐名“梵净山”,修建大量寺庙佛塔,使其成为西南佛教中心。所立《敇赐碑》将梵净佛山誉为“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天下众名岳之宗”。
2018年7月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梵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8年10月梵净山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2024年9月梵净山首批列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14座世界旅游名山名单。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拜访梵净山,由衷地喜欢梵净山。
2017年秋,我们夫妻俩是在76岁的年纪登上了老金顶。一路上受到这么多游客的鼓励和赞许,不过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有的地段甚至要手脚并用攀爬。下了老金顶后,没有力气、也没有时间再去登新金顶了。虽然与老金顶相比,新金顶海拔略低,但更加险要,更为难爬,只能“望顶兴叹”,在相机镜头中游了。
趁着走得动,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追逐心中的诗和远方吧。
汤章城,植物生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