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迎来十周年生日,上海皮肤健康概念验证中心揭牌启动。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今天(4月1日)宣布拟战略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该项目是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首个直投项目,也是上海国投公司在未来能源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
“我们正站在医学革命的临界点,表型组医学将彻底改变人类对抗疾病的方式。”4月1日,第十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英国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国家表型组中心主任杰里米·柯克·尼科尔森发表演讲。这位“代谢组学之父”认为,通过解析人体的复杂“密码”,可在不断变化且不可预测的世界中推进疾病预防与诊断。
4分钟“我讲科学”大比拼,让科技故事妙趣横生;1分钟“我秀科普”个人展示,让比赛更加扣人心弦......昨天,第十二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复赛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功举办,从全市晋级而来的202位选手,尽情展现个人风采,诠释科学魅力。经过激烈角逐,40名选手将站在决赛的舞台上。
3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主办的“北斗三号首发试验卫星在轨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哪家强”?近日,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发布了《2024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综合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波士顿—剑桥、北京、纽约、伦敦、上海、巴黎、旧金山—圣何塞、香港、西雅图、深圳。
3月31日上午,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战略研讨会召开。
由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研制的全国首个极薄煤层高效智能采煤机日前成功投入应用。
在华东师范大学可再生碳资源科学与技术工程中心,记者看到了几瓶透明液体,它们是油脂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其原料是俗称“地沟油”的废弃油脂。近日,这种燃料样品通过了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的权威检测,48项指标全部合格,符合3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不仅如此,华东师大科研团队还在油脂基SAF制备的反应原理上实现创新,可大幅降低“地沟油”变航空燃料的成本。
脑机接口是通过神经工程手段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在医疗、康养、教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全球竞逐的重要科技赛道。这条赛道上,三家国内头部企业为何出现在上海?依托项目经理团队的未来产业培育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记者跟着上海市科委脑机接口项目经理团队,采访了博睿康、阶梯医疗两家企业,看他们如何助力企业成长,开展全产业链布局。
“机器人社会”要来了?近来,国内外多个智能体产品密集发布,标志着智能体技术进入爆发期。人工智能学术界和产业界已在考虑智能体的下一步进化——让各具所长的“机器人”能协同进化,为人类完成更复杂艰巨的任务,比如科学发现、社会互动模拟等。
在首批项目经理的统筹下,上海市科委布局了一批战略前沿科研项目,带动数十亿元市场资金投入,一批产业上的裉节被打通,一批原型机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