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照护需求的高龄老年人越来越多。如何让老年群体“不离家、不离地、不离群”就能享受照护服务?青浦区把专业养老院的照护能力、服务标准、供给资源“搬”进家,全方位满足社区居家养老照护需求,让更多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开展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还在发愁找不到优质养老服务?还在担心选不到贴心照护?现在,这些烦恼一键搞定。近日,闵行区“银龄暖居”家床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枚居家养老“神器”整合了区域内优质养老资源,通过数智方法精准匹配服务需求,将专业照护稳稳“送”进老年人的家门。
为推动本市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合理确定护理员工资水平,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开展了2024年度全市养老护理员工资收入监测工作。
民政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将推动降低失能老年人照护支出压力,更好满足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刚需。
让陪伴机器人读懂老人心声,让AI助听器定制化听音,用智能外骨骼助力老人轻松动作……来全国首家“AI+养老”体验馆试试最新的养老黑科技。近日,全国首家“AI+养老”体验馆“晞颐·AI体验馆”在徐汇区模速空间揭幕,打造从“智慧助老”到“情感伴老”的全景体验。
2025年度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结果今天公布,本次被监测的435家社区长者食堂中,有130家荣登“优秀”榜单。这也是上海自2023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开展针对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的监测。
市民政局今天发布2025年度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结果,本次被监测的435家社区长者食堂平均得分87.7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其中,130家社区长者食堂表现优异,获评“优秀”,具体名单附后。
为及时高效化解养老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养老服务正常秩序,近日,市民政局、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我市推进养老服务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部署建立多元、专业、高效的养老服务纠纷调解机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昨天正式发布第七批新职业,明确了“养老服务师”等17个新职业。新职业发布后,相关部门将制定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加强新职业培训和评价工作,引导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目前,上海职业养老护理员队伍已超过6.7万人,在养老照护、认知障碍照护、社区助老、老年助浴等多岗位从事护理服务。
日前,宝山区杨行镇积极探索全新的养老模式——家庭照护床位。这种新型养老方式突破了传统“养老院”与“居家养老”的二元对立,为老年人提供了“不离家、不离地、不离群”的第三种选择。
为深化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推进供给侧改革,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建立养老与医疗床位联动转介机制深化试点方案》,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联动,满足养老服务机构中托养老人的更多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