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2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工业和信息化部对APP、SDK(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开展治理。近期,经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查,共发现57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6日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月报数据。通报显示,今年5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843起,批评教育和处理28189人(包括2名省部级干部、98名地厅级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004人。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长期以来都是国家坚决打击的对象。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我们梳理了几起真实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敲响警钟,让每个人都能深刻认识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老年人经常锻炼的比例达26.1%,到80岁以后仍有14.7%的老年人保持活跃参与。记者以给家中老人办理健身卡为由,实地走访和电话咨询杭州市多家健身房后发现,设置“年龄门槛”的并非少数。老年人去健身房为何屡遭“年龄歧视”?这一供需矛盾应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采访。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2025年“净网”“护网”专项工作部署会日前在京召开。公安机关将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有效推动“净网”“护网”专项工作扎实开展。
针对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新手法、新套路,为了帮助广大群众提升识骗防骗能力,公安部刑侦局通过对近期侦破的电诈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并综合各地预警劝阻经验做法,系统总结提炼了20个防诈关键词,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破译电诈骗局的“密码”。
国家禁毒办19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禁毒工作相关情况。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魏晓军介绍,2024年以来,全国禁毒部门坚持严打、严防、严控、严管、严整一体推进,推动禁毒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进一步巩固拓展了禁毒斗争整体向好态势。
中央宣传部、公安部16日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切实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
七天无理由退货被拒、承诺的优惠说没就没、演唱会门票无条件退票受阻……网络消费快捷方便,也暗藏不少令人防不胜防的“坑”。最高人民法院16日发布5件网络消费民事典型案例,警示商家诚信经营,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近日印发通知,瞄准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部署2025年相关纠风工作要点。重点治理辅助生殖、医疗美容、医学证明开具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打击网络“医托”、假借医学科普或会议活动“引流”“带货”等不法行为,严肃处理个别医务人员违背医德、败坏医风……通知共有4个部分15项内容,要求持续深化医药购销领域治理,系统纠治医疗服务乱象。
市场监管总局10日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介绍,征求意见稿由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旨在加强直播电商监督管理,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直播电商健康发展。
最高人民检察院6月10日发布了4件检察机关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在“周某标、李某等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一些投资者被“忽悠”陷入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