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九军团支队的片段

银发网 2021-03-08
王首道*
 
  一、九军团掉大队了
 
  我中央野战军运用的非常巧妙的机动,实行第二次渡过乌江时,军委命令,留九军团在乌江北岸牵制敌人,特别游击支队的作用;后来又奉军委命令,连夜急行军,赶到乌江边上的沙土,掩护野战军渡河,我们因有特殊任务,没有渡过河去,当时有的同志说:"九军团掉大队了,我们是不怕困难的,愿意随着中央红军打遍全中国,死也不愿掉队,脱离我们的朱总司令呵!"后来我们找他谈话,他才知道我们是担任了特别交待的作用,不是掉队了!(这是四月初的事)
 
  二、老木孔山林内伏击犹國材
 
  大约是四月三号,我们得到农友的报告,知道了犹国材五个团从鸭溪向老木孔我军进攻,我们马上埋伏在离老木孔二十里的山林里,徉为溃退,等到敌人不备,摆着一字阵前进的时候,我们便从右侧向敌人突击,猛虎扑山羊似的从中切断敌人,使他首尾不能相应,只得被我各个击破,大败而归。结果我们将敌人五个团完全击溃,缴获步枪百余支,每个战士都笑嘻嘻的说着:"今天何跛子(指政委何长工),罗胖子(军团长罗炳辉)指挥得好,不然我们要吃大亏呵!"
 
  三、瓢儿井干人儿抢盐
 
  在我们占领瓢儿井(毕节属大市镇)的前一天(四月七日),我们借国民党中央军的名义,不响一枪,将长岩民团反动武装七十余支枪全部缴械,当日继续夜袭瓢儿井,将该市敌军大都缴械。次日天明,没收反动首领盐庄,一小时之内,号召了一千多人分盐,因为如山如海的干人儿争着要盐,后来大家抢盐,闹得非常热闹。附近许多苗人也来要盐,往来背盐人好像蚂蚁子一样,忙个不了。
 
  四、贵州青苗的歌舞
 
  我们由瓢儿井到八坝一带,沿途有许多青苗,因为他们知道红军好,分了盐给他们,所以他们对我们不但不害怕,而且都出来看我们。只是在沿途喊话中,便有九十多个苗人,随我们到宿营地来,我们政治部请他们会餐,我们向他们宣布红军对弱小民族的主张,他们热烈地赞成我们的主张,痛骂国民党军阀的苛捐杂税。马上组织了苗民自救会,成立了苗民自卫军,我们发给他们十余支枪,他们都很高兴,其中有几个更开通的,唱着苗民的山歌,跳个苗民健身的舞,还奏着苗民的笛,使我们感觉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据当地熟知苗民生活者说,苗民朴实耐劳,文化落后,与汉人言语难通,受汉族军阀官僚压迫剥削非常厉害,生活甚苦。风俗习惯与汉人大有不同,头上结发,妇女穿裙子,不穿裤子,全家同住一室。不分老幼男女,传云,男女结婚不用媒婆,到了男女结婚年龄,在牧场上互相歌舞。认为合意的就订为夫妻,但须至第二年才能有男家请了许多打师傅,将新娘抢回去,才能正式成为夫妻。女人未嫁前,以私通男子越多越为荣耀。认为青年妇女引人爱是好的,没有人爱,反认为不好,但女子出嫁以后便不能与人私奸,原来女子在未结婚前与另一男人有私情的,女子便送一匹苗民的粗布给男子,叫做断郎礼。
 
  五、险迂北盘江
 
  四月二十九号我们接到军委电令继续西进,渡过北盘江,当时前后都有敌人,情况是很紧急的。同时北盘江水势很急,号称小黄河。在我们渡河点已经有了敌人的重兵,只得找农民带路,得到农民的引导,找到一条奇形古怪的小路,看见河中有许多高耸的大石头,我们采了一些木棍,将木棍架在两个大石头上,然后,接着一个个爬过这条恶水,骡马则请农民带从另外一个小口子(仅只有这一个口子),浮过来了。许多战士说,这奇怪的水生了这样的石,我们从这奇怪的桥爬过来,真是从有生以来没有过见过的。
 
  六、红军吃不完的宣威火腿
 
  经过了困难和危险,我们到达云南宣威的好地方了。首先于四月二十五日占领板桥,半夜袭取宣威,敌人逃走,我们即于二十六日拂晓入城,没收了一家反动的大土豪,他家的火腿堆满了几屋子,我们这些红军是吃不完的,就是颇有名的宣威罐头也没有拿得完。后来大批地分给群众,有许多贫民一个人分得了两三个火腿。宣城及附近群众争火腿争得非常热闹。许多人说:云南有名的火腿,这一次总算给我们红军和老百姓吃够了。
 
  七、东川民众的革命潮、扩红潮
 
  云南宣威东川一带干人儿对于红军是非常热烈拥护,当我们进攻东川,离东川城三十里的者海则海休息不到一点钟,便在散发积谷的一个号召之下,扩大八十多个红军。等我们围攻县城时,更有许多干人儿向我们报告消息,说:"我们都欢迎红军的,只是县长杨茂章压迫我们守城,城内只有民团三百余,他们都不愿守城。"我们得到这个消息,便一面宣传写信,进行外交方式的工作,一面准备攻城,至下午三时(五月四日),城内派人出来,答复五时准我们入城,但是可恶的县长,仍要压迫民团死守,我们便提出只杀反动县长一人,决不伤害一个老百姓,结果人民欢迎我们进城,东山巩固的城,不攻自破了。我们到城内。红军纪律真是秋毫无犯,只是根据群众的要求。逮捕县长杨茂章,最大土豪恶绅刘二老爷,经过万人的公审大会,一致公决枪决了。全城内外民众。都说红军为民除害。男女大小都说从来没见过这样好的军队。我们因为敌情紧张。仅仅在这城里驻了一天半,散发了一万多石土豪的谷子,筹款6万余元。干人儿如山如海似的涌入红军,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便扩大了八百多个红军。这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的白区的扩大红军的成绩。
 
  八、云南边界一代的凉山人移民
 
  九军团支队进入四川披沙,东林坪一带,大多是彝民,当地称"凉山人",多居山地,生活非常痛苦,性情非常强悍。当我们由松林坪通过到普格县时,途中掉队的被彝民杀了几个,后来经过我们的耐心工作,才争取一部分彝民回家,并有三处彝民送牛羊慰劳红军,我们也送给他几支枪,他们非常高兴,便送我们几匹马,经过许多送礼招待的关系,我们接近了这个被国民党认为野蛮的民族,后来帮助他们成立了彝民民族自卫委员会,并扩大了三十多个彝民红军。(摘自《红军长征记》)
 

文化生活:文化随笔:长征中九军团支队的片段1、

  *王首道(1906.4-1996.9)湖南省浏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