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人对东方红卫星升空的一点贡献

银发网 2023-05-31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这消息一经发布,全国人民群情振奋,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我们更是激动,因为这其中也有我们测绘人的一点贡献。


测绘人对东方红卫星升空的一点贡献


蒋福珍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这消息一经发布,全国人民群情振奋,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我们更是激动,因为这其中也有我们测绘人的一点贡献。


  我国卫星发射前,中央领导提出的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到。前两项要求与测绘保障有关,于是有关部门向我们测绘部门下达了一项确定地心坐标系统的任务。


  1965年的一天,中科院测地所的曹鹏兴副所长将我找去,说交给我一项重大绝密任务: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站及跟踪站的地心坐标确定。我一听,既激动又忐忑不安。对于我这个刚出大学校门不久又没有独立承过研究任务的新手来说,能否完成这样重大的任务没有信心。当时正值"文革",我们所的国内测绘界的两位著名专家无法参加及领导这项任务。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使我还是勇敢地接下了这个任务。给我们下发任务的某单位提出,由我们所提出总体方案、外业测点布设以及最终计算结果外业由部队测绘大队完成。整体任务由下达任务的部门,测绘大队和我们所各出一位领导组成三人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


  我们承担任务后,我们组员首先是要明确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完成此任务的途径,于是两人负责去各个图书馆,其中包括武汉测绘学院图书馆等,查找有关参考文献。两个人找了一个月,在俄文的参考文献中没有找到一篇有关的内容;在英文的参考文献中,只找到一篇很短的小短文,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也就是说,这么绝密的文章,各国都不写,都在保密,只能靠自己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终于提出了一个方案,然后到有关部门向领导和同行汇报,并征求修改意见,得到各方认可后,各部门根据要求立即开始实施。


  我们研究所在武汉,由于当时的武汉工作条件较差,因此我们这个组基本上移至北京工作,所领导很重视这个组,配备了28个人,而我们根据工作安排,只有6个人长期在北京工作。我们的工作特点是:需要收集的国内外资料数据量大,需要计算的数据量也大。但是我们没有电子计算机,也没有电子扫描仪,因此我们要处理全球资料和局部地区详细资料时,用人员多些。例如,要从图上获取资料,我们就按图幅分工,用模板读图;工作量大,就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大量数据准备好,需要计算时,我们组却没有计算机人才,一些组员便自学了应用计算机的知识和编程;当时我国已有自己制造的万次计算机,但未普及,只有少数城市有,需用计算机的人多,因此,我们不时会出差找到计算机,还需排队。后来得知中科院岩土所有一台,我们就在岩土所上机,不过经常被安排在夜间。直到1967年才分配来两位计算机人才,这样我们的计算任务就顺利了许多。


  由于工作地点和单位不在同一个城市,因而经常要在北京和武汉之间往返。当时乘火车是很艰难的,人多,车厢里到处是人,连行李架上、座椅下面也坐满人,如果想在车厢内挪步,真是困难,所以我们一上车就不吃不喝,尽量不上厕所,自己带几张报纸坐着,坚持10多个小时才得以"解放"。


  我们所的测绘界全国知名的人士是方俊院士和许厚泽院士,虽然未能参加这个课题组,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这项任务。我们有什么问题,写信或上门求教时,他们都是有问必答,而且还经常将他们想到的任务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写成小短文寄给我们。他们俩都想到了,我国很早在个别地区有些测点曾与国际测网相联测,也即这些点有二套坐标,一为中国,一为国际联网,我们可设法用这些点资料做检验。他们还提出用月亮照相的方法,在卫星升空后,对卫星进行大地联测,组成多余观测进行平差。总之他们提出了一些方法以消除我们计算中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不断提高航天事业中测绘保障的精度。


  就在这样的三无情况(没有权威专家领军,没有参考文献,没有大型计算机和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下,我们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我国第一次大型的确定地心坐标系统的第一期任务。在东方红一号升空后的第二年,即1971年又完成了第二期任务。这项任务对我们组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


  注:蒋福珍,81岁,中科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源自:《定格在记忆中的光辉70年:献给中国科学院70周年华诞》,科学出版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