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魁义
摘要:
从70年代开始,一大批湿地考察科研人员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沼泽与沼泽化荒地、吉林省东部泥炭资源、青藏高原沼泽湿地资源进行考察研究,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一大批宝贵的一手数据,为我国的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冲击形成的低平原,也是我国著名的沼泽湿地分布区,俗称"北大荒"。从1972年开始,东北地理研究所承担了国务院科教组下达的关于"我国荒地资源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项目中的三江平原沼泽与沼泽化荒地考察任务。刘哲明、刘兴土、李文珵、我等40余名沼泽湿地考察人员,从1973年开始,对三江平原沼泽与沼泽化荒地进行考察研究,对该区域沼泽及沼泽化荒地的分布、面积、类型、特性、成因及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逐块逐片的实地考察研究。考察条件十分艰苦:一是考察区远离城,荒无人烟,交通十分不便,需远距离徒步涉水;二是对每块沼泽地打钻,采集水、土、沉积物样品和植物标本,考察人员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身水,有时还面临着陷入漂筏薹草沼泽的危险。
当年,三江平原完达山南北共有22个县和52个大型国营农场。全区域的野外实地考察持续了4年,编制了1:50万比例尺的《三江平原沼泽分布图》和《三江平原沼泽》专著。
根据1974年《国务院转发燃化部、农林部关于积极试验、推广和发展腐植酸类肥料报告的通知》(国发(1974)110号文件),吉林省科学技术局于1975年制定"腐殖酸类肥料生产及施用技术的研究"项目,其中"吉林省泥炭资源调查及成分分析"任务由东北地理研究所完成。所里决定让我组建一支考察队去完成该项任务。因此,1975年我从黑龙江回到吉林工作。
1975年6月4日至10月22日,我们进行了吉林省东部泥炭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吉林、延边、通化三个地区的泥炭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70%,各县都有泥炭,储量最少的也在100万吨以上。调查是逐县进行的,历时四个半月,行程6492 公里。1976年,课题组对吉林省西部的泥炭资源进行了野外考察。吉林省的泥炭资源丰富。据初步普查和对有开采价值的106块泥炭地实测资料统计,全省泥炭储量近10亿吨(湿重),仅次于黑龙江省和四川省,居全国第三位。其中,东部地区泥炭储量大、分布广,以裸露泥炭为主;西部地区泥炭储量小、分布零星,以埋藏泥炭为主。
主要科研成果有《吉林省泥炭资源分布图》和《吉林省泥炭资源考察报告》。
我们正在进行吉林省泥炭资源考察时,1976年春,东北地理研究所收到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通知,要求所里派一名科考队员参加青藏高原沼泽湿地资源考察。我报名了,体检合格后被录取,准备进藏参加湿地科学考察。我幼年失去父亲,是党培养我成长,党的需要就是我的理想,我要学习雷锋精神,努力完成青藏高原湿地科考任务。
1976年参加青藏高原科考的有45个单位的330余人,分为昌都、那曲、藏北、阿里、地球物理等分队,涉及地球物理、地质、地理、冰川、气候、土壤、植物、动物等五十余个专业。我被分配在那曲分队草场经济组工作。
1976年5月1日早晨6时,我们从成都机场起飞,经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拉萨贡嘎机场。考察队员到拉萨后都有点儿高原反应,走路呼吸急促,有点儿喘不过气来,我的战友虞孝感呕吐了,陶德定晚上睡不着,我的高原反应较轻。
1976年5月20日,各分队分别从拉萨出发开始科考工作,那曲分队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那曲地区考察。其中,草场经济组前往嘉黎县,大家骑着马随藏族向导前行。当走进山区时,路是在山顶上,左侧是四五十度的山坡,右侧是悬崖峭壁,路宽约1米,下面是深百米的峡谷,雅鲁藏布江支流翻滚疾驰而下。在山脊上,我背的枪被树枝卡住了,我从马背上掉下来,但被一棵大树挡住了,险些掉下悬崖。当时我真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有时走在悬崖边,路宽只有60多厘米,悬崖谷深,急流响声刺耳,我都不敢向下看。回到驻地,我睡在门口,请队友们睡在里面,因为我有枪,有义务保护队友。
在当雄进行湿地考察时,马不肯进入沼泽湿地,于是我就牵着马在湿地里穿行。工作完成回到驻地时天色已晚,又要开始生火做饭。由于沼泽湿地的水凉,我晚上腿痛得一夜未合眼,但第二天仍然坚持野外工作。
1979年再次进藏参加青藏考察补点调查,东北地理研究所参加的人员有我、王德斌、宋海远、尉文革、张力。1981年,我和孙广友参加了横断山综合科学考察,先后完成了《西藏高原沼泽的初步研究》《滇西北横断山区沼泽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地带性特征》等多篇论文,并于1988年合作编写了《西藏植被》专著。1980年5月31日,在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期间,我们前往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20世纪80年代末,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五年增产2000亿斤的目标。根据国务院的部署,中国科学院调动科技力量投入主战场,仅山东省就有28个研究所的3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派我、富德义、赵大岭、王德宣、宋晓峰、宋海远等6名科研人员参加山东省武城县北大洼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与开发工作。从1988年2月26日科技人员进点到1992年基本结束,我们在武城县工作了5年。黄淮海平原山东省武城县北大洼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取得了成果,建立了多元微肥厂。由于增产技术"多元微肥"的推广应用,县里农业增产10%~20%。到1992年底,武城县已开垦盐碱荒地2.7万亩,以亩产籽棉150公斤计算,一年可增产籽棉405万公斤。武城试区开发成果经中科院鉴定,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居领先水平。1989年5月,我被聘为武城县科技副县长,由于工作努力,1992年受到中科院表彰奖励,并获荣誉证书。
中科院特别关心和支持东北地理研究所的湿地科研事业,在多年湿地调查的基础上,将"中国沼泽补充调查与沼泽志编写"作为一级课题交由沼泽湿地研究室承担。沼泽湿地研究室根据现有湿地研究基础,将全国湿地分为6个湿地区,分别由6个课题组完成补充调查,历时3年,取得大量资料和科考成果。1996年,各课题组完成了《中国沼泽志》初稿,由我最后统稿,受到以孙鸿烈为主任的验收评审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并于199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我退休后,我想把多年湿地考察拍摄的湿地植物照片进行整理、排序,再补充一些照片出一本《中国湿地植被与植物图鉴》。从2000年开始,我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去国内的主要湿地补拍了一些湿地植物照片,该书终于在2020年完成,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实现了我的愿望。
注:赵魁义,84岁,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源自:《我心向党 科学报国 - 科学家精神在这里闪光》,科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