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摘要: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简称等离子体所)有一个研究生群体,在所领导的关怀和原研究生部的培养下,在老一辈科学家季幼章、董俊国、张英等言传身教的带领下,成长为一批崛起的“新星”,在“聚变梦”的天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简称等离子体所)有一个研究生群体,在所领导的关怀和原研究生部的培养下,在老一辈科学家言传身教的带领下,成长为一批崛起的“新星”,在“聚变梦”的天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阳光雨露育新苗
科学岛位于碧波荡漾的蜀山湖畔,1978年9月20日,等离子体所在这里诞生。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一批批来自高等院校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报考了等离子体所的研究生,尽管他们当时还没有接触过“等离子体”,也不知道什么是“托卡马克”装置。
等离子体所的研究生教育初创于1978年,董俊国老师最早开始做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她的能力强,做事有激情,语言风趣幽默,让学生们倍感温暖。多年来,她为研究生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1986年10月18日,等离子体所成立了研究生部,时任等离子体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季幼章老师出任研究生部主任,在所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研究生教育和职工教育两项工作。季幼章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带领团队人员董俊国老师、张英老师,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毕业分配的全过程中,建章立制,逐步实现了研究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
他们像辛勤的园丁,耕耘在这片土地上。全国著名的高校里,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招生专场吸引了更多的优质生源。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方案,他们制定的科学严谨,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科研平台;在遴选导师方面,为研究生早日成才配备了最优秀的师资条件;定期考察学位论文的质量,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建立健全了班主任制度,关心研究生的诉求和待遇,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走好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1978年开始招生,到1986年研究生部成立,再到2001年,等离子体所先后招收了515位研究生,其中硕士生348人、博士生167人。
为了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部引进了《创造学》,为学生系统讲授创新思维、创造技法及其应用,开拓了研究生的创造意识,使其高质量地去完成学位论文。
在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工作中,季幼章老师带领大家完成了“学位授予质量评估办法”课题,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此外,他们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研究”工作。
研究生部还开设了博士生系列课程,组建了博士生课程教研室,聘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栾玉广教授将“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起来授课,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培养和开发博士生的创造思维,使指导博士论文工作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
1993年,研究所的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硕士点”获得全国评估第二名,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点”获得全国评估第一名。季幼章老师荣获了“优秀博士导师”称号;董俊国老师、张英老师荣获了中国科学院“优秀教育管理者”称号。
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经验,张英老师先后合作撰写了论文48篇,其中18篇为第一作者。此外,她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研究”,获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并将这些成果应用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去。她参与撰写的博士研究生教材,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其中《科技创新的艺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由于工作努力,成绩优异,张英老师3次获评中国科学院“教育先进工作者”和安徽省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获评研究所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2001年12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立,等离子体所研究生教育工作划归研究院统一管理。
硕果累累的成绩单
在等离子体所研究生部存在的15年内,在这里就学的硕士生、博士生也用骄人的成绩向老师们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们之中有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评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两次获评安徽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还有13人次荣获全国及省部级劳动模范奖章。
在奖学金方面,21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5人获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4人获中国科学院伟华科技奖学金,10人获合肥分院院长奖学金。
在10多年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共发表论文379篇。等离子体所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吴李君,获全美辐射生物学年会“优秀青年研究员”称号。
2018年,在等离子体所成立4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近百名曾经就读的研究生欢聚在科学岛,当年的热血青年,现在都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他们一起回忆那段读研的美好时光,一起去寻找当年的实验大楼、住过的学生公寓,还有最想见的、最要感谢的就是研究生部季幼章、董俊国、张英三位敬爱的老师。
当年的科学岛距离市区30里路,出行非常不便,很多人是沿着乡村的石子路进岛的。他们庆幸自己留下来了,坚持在这里学习深造。中科院的前沿学科多,科研条件好;研究所的领和研究生部的老师像家人一样地爱护他们,尊重人、关心人的品格力量,时时感动着大家。
他们忘不了研究所领导的关怀。所里曾专门为研究生建了一栋公寓楼。他们的生活补贴也高过其他单位,可以享受与职工同等的待遇。
他们忘不了导师们的严格要求。进入课题组之后,他们学会了自主搭建科研装置,动手能力提高得很快。在物理实验最紧张的时候,他们坚持“5+2”“白+黑”的加班生活,磨砺出了吃苦耐劳的必备品格。并且,他们还体会到失败的挫折、成功的喜悦,品尝了科研人生的酸甜苦辣。
他们忘不了研究生部老师培养大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里建起了篮球、排球、羽毛球场馆,研究生部每周举办舞会和体育比赛,节日期间还进行联欢演出,不少男女青年就是在这温馨的时刻相识相恋,结成了终身的伴侣。
他们更忘不了毕业之际离开研究所的那一刻,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再看一眼科研大楼的窗口,再看一次研究所的所牌。在班车缓缓起动的时候,研究生部的三位老师还在向他们招手,那一刻的情景永远定格在心灵的最深处!
让梦想在我们手中实现
一批批研究生奔向了理想的远方。他们之中有的留在科研战线,有的进入高等院校教书育人或走上院校领导的岗位,还有的选择了自主创业服务社会,担任了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共同为国家的科教事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匡光力博士荣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曾任合肥研究院院长,现任安徽大学校长。李定博士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局长……
研究生中有4位佼佼者当选了院士,他们是李建刚、汤广福、吴宜灿、王秋良,3位德才兼备的博士被任命为等离子体所所长。李建刚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从霍裕平院士、万元熙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手中接过了所长的重任。万宝年博士于2014年任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所所长。宋云涛博士于2020年任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所所长。他们带领全体科研人员,向着“聚变梦”的伟大目标接续奋斗。
2003年3月,HT-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超过1分钟的等离子体放电。这是继法国之后,第二个能产生分钟量级高温等离子体放电的托卡马克装置,为我国的核聚变事业全面走向国际舞台开拓了一条创新之路。
2017年7月,“人造太阳”东方超环EAST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国际顾问委员会专家称:这一杰出成就是“全世界核聚变能开发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心中永远的“太阳”,为了在中国点亮“聚变第一盏灯”,等离子体所人都在努力去追梦、去飞翔。
科学文化人生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诞辰之际,等离子体所正在组织出版一本书,取名“科学文化与人生之旅”,向1978~2001年在所学习的研究生发出了邀稿信。
研究生们欣然落笔,思绪万千。曾几何时,他们站在蜀山湖畔,凭栏远眺,让激情与梦想齐飞;蓦然回首,才知道科学岛是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稿件纷纷飞向科学岛,季幼章、董俊国、张英三位老师感慨不已,倾听了学生来自心底的诉说,是“聚变之梦”让我们的青春绽放,是“科学文化之花”滋润心灵的成长,是“师长的期望”让我们的事业远航!
辉煌成就的背后,无不凝聚着等离子体所科研团队全体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坚守、敢为人先的创新和甘于奉献的情怀。这些大科学工程,其难度之大、周期之长,犹如行走在蛮荒的荆棘之地,生生开辟出一条别人从未走过的路。五百多位研究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历练成长起来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工作,他们的学术造诣、工匠精神、文化品位,都受到同行的信任和钦佩。一位博士这样讲道:“我非常荣幸成为这个伟大团队的一员,从当初进研究所时一个青涩的学生,如今成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帮助。”因此,如何将等离子体所形成的科研文化和科研经验传承下去,是我们“60后”这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
研究生部季幼章、董俊国、张英三位老师,就像辛勤的酿酒师一样,用二十多年的时间精心酿造了一坛好酒。我们已经闻到了醇厚的香味,再伴随一首老歌,感受那流淌的韵律。其实一切并不遥远,仿佛就在昨天。
注:张建平,69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主任记者,曾任《中国科学报》安徽记者站站长。
源自:《我心向党 科学报国 - 科学家精神在这里闪光》,科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