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综合津贴5月起就“免申即享”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通过敬老卡或社会保障卡领取,最近不少阿姨爷叔来咨询这事,今天就请资深民政干部老陆把“老年综合津贴”说清楚! 问:哪些老年人可以享受老年综合津贴? 答:老年综合津贴是一种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老年福利待遇。具有上海户籍且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均可享受。 问:上海老年综合津贴的享受标准是怎么样的?
市卫生健康委介绍,为了更好地关注和提升上海市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全市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均会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1次免费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涵盖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令每位老人都能够享受到专业的健康关怀。
市民政局介绍,养老机构现在可以把服务送到家,为市民提供家庭照护床位服务!全市开展家庭照护床位的机构名单如下,有需求的市民朋友可按名单上的信息进行咨询。 家庭照护床位是指依托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家庭照护为基础,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管理为支撑,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使老年人在家享受“类机构”专业照护服务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
人户分离,不在户籍所在地,是否能就近住进附近的养老院? 父母所在养老院距离子女较远,探望一次要“穿越”整个市区,该怎么办? 如今,这样的养老困境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今年1月起,上海正式实行保基本养老床位统筹及轮候管理办法,通过有效调度资源,充分利用闲置床位,方便老人就近入住养老院。 “看父母不用横穿上海了” 最近,家住长宁区的徐先生每天都去家附近的万宏悦馨养老院看望97岁的父母。
如何在大城市实现“幸福养老”?这是上海政府部门不断探索的课题。 记者近日走访上海市杨浦区了解到,打造智库专家团、联合建立“人才订单班”机制、“1+1+N——15分钟养老服务圈”……政府与院校、企业、社会机构等通力合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向赋能,为上海大城养老贡献智慧和实践经验。
为进一步提升助餐服务水平,上海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本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一文件有何亮点?将为上海老年市民的生活品质带来何种提升?记者采访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 进一步丰富供给 据介绍,2019年,上海出台相关文件,使得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独居老人在家跌掉,或是遭遇心血管疾病突发等情况,第一时间求救的对象多为子女。近年,不少子女会为独自在家的老人安装视频监控;但有时即便子女获知老人的求救,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赶回父母身边。 2023年,黄浦区老西门街道设立了上海首个街道层面的“老年人应急服务中心”,尝试在15分钟内“回应老人求救”。
区卫生健康委了解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互联网医疗”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浦东新区老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服务”的一项工作,通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互联网医院三方紧密协作,让社区家庭医生成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人;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对老年人的辐射效应,满足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需求,实现老年人的高品质健康生活。
这两年,类似这样主打“智能化”的养老院在上海越来越多。2022年12月,市民政局印发《上海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明确本市智慧养老院建设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建设内容。去年1月,智慧养老院建设列入2023年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6家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为落实《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等要求,加强保基本养老床位的统筹利用,增强老年人选择和入住保基本养老床位的便捷性,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公平可及,近日,市民政局出台了《上海市保基本养老床位统筹及轮候管理办法(试行)》。
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记者1月29日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修订完善,将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
近年来,上海努力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不少开在家门口的社区长者食堂或老年助餐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年群体吃饭“最后一公里”的困扰,“圈粉”无数老人。上海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关注到社区食堂的建设与管理,为老年人吃上“暖心饭”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