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曾任 VLBI 技术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总体部副总工程师,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任务测控系统 VLBI 测轨分系统总设计师。 张秀忠 (1947.08— ) 张秀忠同志主要从事天文技术与方法研究、计算技术应用、实时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和实时控制技术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
对于技术难题,朱能鸿和他的团队是沿着学习、吸收、创新的路径探索的,先在纸上学习理论,朱能鸿和他的团队挑灯夜战,一丝不苟,生怕在一开始就走偏了方向;后逐步开展试验研究,朱能鸿和他的团队扎实推进,不贪大求全,唯求技术方案严谨科学。
刘庆会作为上海天文台党委委员、射电室党支部书记,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对党的政策和精神领会深入。刘庆会同志如对待科研一样,创造性地开展党务工作。带领和团结 20 多名党员及 60 多名同事圆满完成天问一号和嫦娥 VLBI 测定轨以及 65 米射电望远镜研发等重大任务。
洪孟民先生一生秉承“求是创新”精神,潜心致研,严谨治学,孜孜以求,耕耘不息,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曾参加金霉菌生理与生化的研究,为金霉素的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他领导的团队早在 1992 年克隆水稻品质基因 WAXY(蜡质基因)其后围绕蜡质基因表达调控的开创性工作对水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31年5月,尹赞勋获得法国里昂大学理学院地质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就职于北京地质调查所。随同母亲来到北京时,尹文英的年龄已有 10 岁,插班进入北京第二小学五年级读书。之前的尹文英没进过学校,仅上过几年私塾。刚从私塾教育过渡到学校教育的初期,有些功课赶不上,尹文英经常感到无所适从,忐忑不安。父亲不仅经常鼓励她,还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她,这对尹文英后来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国际著名的天文学家,战略科学家。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多项荣誉,为祖国科技事业的振兴和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植物生理学家,福建晋江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8年至1991 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家,江苏吴江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195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植物生理学家,贵州贵阳人。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3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12月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亚科学合作馆科学官员。1953年起先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罗宗洛(1898.08-1978.10)
张香桐(1907.11-2007.11)
蒲慕明(1948.10- )